伴隨著10月15日商務部正式介入,到17日淘寶商城方面宣布對引發該事件的新規進行調整,持續多天的“淘寶事件”似已塵埃落定,淡出了大家的視線。然而,“淘寶事件”引發的思索只是剛剛開始。
一呼百應
網絡時代萬人侵權誰埋單
在“淘寶事件”中,中小商戶的現身說法,獲得了數萬網民的支援,可謂一呼百應。網民所到之處網店停業,大商戶怨聲載道。然而,這看似殘暴的行為卻代表公眾的聲音。在傳統的法律領域里,有一句名言:法不責眾。商家的損失雖巨,卻不及數萬網民的聲勢之巨。于是事件過后,商務部站出來了,淘寶商城也來了,他們都要正視中小商戶的正當要求。互聯網時代,網民毫無疑問充當了捍衛正義的角色。
然而,造成的損失,誰來埋單?缺少道德的無理攻擊,誰來處罰?顯然,在4億多網民生存的虛擬社會里,我們的行為還需要法律規范,每個人的自由都不受限制,將帶來群體無自由的效果。
以暴制暴
中小商家喧囂后苦難言
淘寶商城的中小商家是“淘寶事件”發起者,他們利用網絡演繹了轟轟烈烈的網絡攻擊戰。在中小商家生存權被侵犯,揭竿而起后,面對勝利果實卻要承受更大的壓力。由于對話不平等,本是創業樂園的淘寶,做大之后卻要將這些忠實的中小支持者拒之門外。
因為你跟不上淘寶的腳步,不符合淘寶的規劃。在為淘寶“做嫁衣”后,中小商家卻要面臨被掃地出門的威脅。在信息化、自動化的時代,國家把創業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渠道而加以保護。那么,在網絡里,弱勢的中小商家缺乏資金的創業之路,是否也需要法律來保駕護航?
先容后棄
強勢壟斷者能對誰喊冤
在“淘寶事件”里,有著絕對優勢地位的淘寶商城,似乎也是一肚子苦水,甚至頗有點正義凜然的氣概:“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高品質商品和服務,讓市場良性發展,就必須做出改變。淘寶商城和廣大商家不會因為威脅、恐嚇而放棄原則。”我們看到,作為一個企業,淘寶商城品質之城和服務之城的經營理念讓人感動,他們堅持做“不一樣的企業”的愿望,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動容。
然而,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淘寶商城要生存,就不得不做一些取舍和改變。在互聯網領域里,淘寶是壟斷網購市場多頭中的一頭。然而,壟斷帶來更劇烈的競爭,淘寶商城也在相時而動,力求走在變革的前列,免遭淘汰的厄運。淘寶一方面是市場的決策者,主宰著數以萬計的個體商家的命運;另一方面又是市場的參與者,將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或生或滅。本次事件的起因,就是淘寶作為壟斷者在決策實施上遇到了反抗。事實上,淘寶商城作為網絡平臺的提供者,他的行為應受到哪些規制?除了自身的生存,他應該對自己前期允許介入的中小商家承擔怎樣的責任?這是我們在互聯網時代應當考慮的立法方向。
創業維艱
大商家無辜受侵為哪般
分析整個事件,最無辜的就是遭到網友攻擊的大商家。他們在淘寶商城的平臺上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取得了較高的誠信度,得到淘寶商城的尊重和網購者的認可。然而,也正因為其出眾,才成為攻擊的對象。在誠信守法的群體受到大眾憤怒攻擊的時候,誰來承擔他們的損失?是淘寶商城,還是所有參與事件的網民,抑或是數以千計的事件發起者中小商家,又或者他們只能自認倒霉,自擔風險?我們不能說誠信守法的行為得罪了誰,要為誰的憤怒埋單。法律保護誠信守法的價值觀,那么法律又該如何保護他們誠信守法經營而來的財產和名譽呢?
互聯網以其雷霆萬鈞之勢,把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裹挾其中。如何規范這個龐大的虛擬社會,如何調整電子商務里各方利益等一系列問題都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淘寶事件”折射出當務之急,我國只有加快電子商務立法,制定和頒布電子商務法等系列法律法規,才能有效地規范網絡交易市場,保護合法的電子商務行為,保障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利。
文章轉載于:http://www.chinaz.com/biz/weishang/2016/0728/558414.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