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舉一動備受關注的BAT投資相比,后起之秀京東的投資并不顯山露水。在外界看來,如何能盡快扭虧為贏似乎才是京東的重中之重,相對弱小的京東還無力參與BAT的爭斗。
但一向強勢的劉強東卻毫不示弱,在互聯網金融、智能硬件、O2O等領域不斷低調加碼布局,具體操作這些運作的正是京東戰略與投資部。
潤物細無聲,也許這是京東投資部的寫照,雖然從2010年就開始進行各項投資,但低調的投資部與擅長炒作的劉強東形成鮮明對比,至今,在公眾視野中,很難一窺京東投資部的全貌。
這個暗度陳倉的部門在京東集團悄然生長。在BAT大肆攻城略地的熱門領域,勢單力薄的京東投資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與BAT等投資巨頭相比,京東的投資有怎樣的投資邏輯和投資優勢?縱觀京東近幾年的投資與并購,其為京東未來藍圖編制了一張怎樣的網絡?
摸索前進,布局百貨電商
電商起家的京東并沒有與生俱來的投資基因,所以在投資摸索的道路上也交了不少學費。直接表現就是早期投資的兩個項目都慘遭失敗,即使投資的項目皆為電商項目。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3月,京東以400萬美元的價格100%收購了千尋網絡的股權,資金來源是京東當年獲得的1.5億美元融資。
這是京東的第一筆投資,落子電商也是情理之中,京東企圖通過收購方式盡快擴展電商品類的多元化。
據悉,千尋網原隸屬于全球500強的韓國SK電訊集團,是以服裝、鞋帽等時尚商品為主的B2C電商網站。京東收購千尋網主要是為了向日用百貨類商品市場全面進軍,目的非常明確。但事與愿違,當時的京東一直被打上“3C電商”的標簽,面對天貓、淘寶、蘇寧易購、當當網等的競爭,在日用百貨方面處于短板,在京東旗下的千尋網發展并不順利。
2012年7月,京東關閉了千尋網,其原因至今尚是一個謎,劉強東也諱莫如深,從未向外界透露過。
代替千尋網的是京東商城在當年6月份上線的迷你挑,這是京東在電商領域的第二筆全資收購項目,具體交易金額未知。這一舉動表明京東加速了百貨類商品的擴張。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迷你挑在線銷售貼近日韓流行前沿時尚商品,主要提供日本、韓國等品牌商品。2012年1月收購迷你挑之后,劉強東對迷你挑寄予厚望,將其作為走向國際的第一步。為此,京東決定將迷你挑獨立出來運營,打造京東日韓館。
2013年,迷你挑業績亮眼,實現了約3.5億元的交易額,同比增長率超過500%,子公司凈利潤超過1500萬元。
但好景不長,2014年1月28日,“迷你挑”管理的店鋪在系統中被京東方面強行接收。在職員工系統權限被關閉,“迷你挑”網站被迫自當日起停止更新。
之后,在2014年5月,京東上市前夕,迷你挑創始人賴丹丹一紙訴狀將京東告上法庭,指責“劉強東掏空迷你挑資產,被迫20元轉讓80%股份”,目前此案尚無最新進展,似乎將成為一宗懸案。
出師不利,兩次投資都失利,但這并沒有打消京東投資部的信心,在京東的早期投資中,也有已獲得回報的項目,例如好藥師。2011年7月,京東對九州通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好藥師進行增資,增資金額未對外公布,增資后京東持有好藥師49%的股權。
京東與九州通的這次合作,意在將好藥師打造成醫藥零售電商,京東可借此機會進軍醫藥品類。
然而,兩年后的2013年7月,京東退出,將好藥師股權還給九州通,原因據悉為“性格不合,雙方都想爭主導權”。合作雖破裂,但根據當時九州通最新一期的凈資產的10%計算,京東將好藥師股權轉讓給九州通的價格或為4.7億元。
試水互聯網金融,布局O2O
近兩年,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如火如荼。而京東在2012年就開始涉足互聯網金融,收購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網銀在線,布局互聯網金融產業鏈。
形成閉環,幾乎是互聯網電商最理想的狀態,京東也不例外,收購了網銀在線,不僅利于進行京東平臺與物流、采購、第三方商戶、買家之間的現金流轉,緩解資金壓力,還能通過向中小商戶提供小額貸款等介入金融領域。
劉強東的這一步可謂棋高一籌,為之后京東進軍互聯網金融打下堅持的基礎。2013年12月,網銀在線獲得了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支付結算牌照。目前,網銀在線(網銀錢包是支付工具)、供應鏈金融(產品:京寶貝)、消費金融(京東白條)、平臺業務(小金庫),是京東金融的四大部分。
雖然投資網銀在線為京東增色不少,但劉強東似乎更擅長做O2O,京東在O2O的投資明顯比互聯網金融更下功夫。
到家美食會——這是京東在O2O的第一筆投資,2013年7月第一筆投資金額未知,但2014年9月,京東再次追加,與麥格理共同投資到家美食會5000萬美元,這也是到家美食會的D輪融資。可見京東動了真格。
據悉,到家美食會成立于2010年4月,成立伊始便選擇自建配送團隊,區別于輕模式的外賣平臺,到家美食匯堅持認為外賣的核心體驗在線下。目前,到家美食會線下配送團隊超過1000人。用戶通過網站、APP或客服中心訂餐后,到家美食會將完成給餐廳下單、到餐廳取餐和送餐到用戶手中的閉環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由到家美食會負責解決。
這與京東“為做好服務,自建物流”的理念不謀而合,恐怕這是贏得京東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市場人士認為,到家美食會的這種模式如果再堅持一兩年將會構筑很高的競爭壁壘,而美團網和餓了嗎之類的訂餐平臺其硬傷在于服務難以把控,只是擴張速度快。
這只是京東在O2O領域的小試牛刀。2014年1月,京東投資了今夜酒店特價1000萬美元,進一步拓展了O2O的范圍。
這并不是京東第一次染指OTA領域,早在2012年初,京東就上線了新的酒店預訂服務,隨后開通旅行頻道,并陸續推機票、出租車、度假、景點等多項在線旅游服務。但廝殺本來就很激烈的OTA領域,前有攜程、去哪兒、藝龍,后有淘寶、同程網、驢媽媽等,京東的旅游業務一直沒有起色。
據悉,“今夜酒店特價”是2011年9月正式推出的一款手機預訂酒店的應用。用戶可以使用這款產品預定每晚6點后當天酒店剩房,只需要付白天網絡預訂價格的五折左右的費用,一經推出,便受到資本界及媒體界的廣泛關注。
投資今夜酒店特價也是京東為了強化旅游市場份額,完善產業鏈。這兩項O2O的投資讓京東看到了在構建O2O生態上的更多的可能性。
而京東也毫不諱言自己對O2O領域的野心。此前,京東曾公開表示: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立足自建的物流配送體系,結合移動互聯網,輔以社區性和及時性物流等手段,在包括餐飲、出行等在內的多個細分領域尋求各種形式的深度合作機會。一言以蔽之:京東要在O2O領域一展身手。
力捧智能硬件
如果說京東在互聯網金融和O2O領域的投資是占位,那么,京東在智能硬件領域的投資則可以說是深度布局。
2013年,可以說是可穿戴設備的元年,智能硬件的發展備受風投追捧,京東便是其中一員。2013年12月,京東聯合360共同投資了杭州古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BroadLink),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古北收入麾下。這是京東在智能硬件領域的第一筆投資。
據悉,BroadLink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硬件軟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用戶只要用手機下一個APP軟件,就可以通過手機來遠程控制家里的插座的通電、斷電;智能遙控器通可以用手機控制家里的電器,還可以遠程遙控家里的空調等。
5個月之后,京東在智能硬件領域再落一子:聯合騰訊投資繽刻普銳(PICOOC)2100萬美元。這已是繽刻普銳的B輪融資,2014年1月其就獲得戈壁創投400萬美元Pre-A投資。由此可見,京東對移動和智能硬件領域的重視非同一般。
據悉,繽刻普銳(PICOOC)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一家移動智能外設產品和應用開發商,提供穿戴式設備和醫療健康服務等,產品有Latin健康測量儀等。剛創辦一個月,就獲得了薛蠻子等百萬元天使投資。
至此,京東對自己的定位已經不是單純的渠道商,而是“生活解決方案提供商”,在BAT之外,另辟蹊徑,尋找更多的突破點。
其實,這些真金白銀的投資都是建立在整個京東發展戰略層面下的必然結果。今年以來,京東在智能硬件領域動作連連。
2月,推出了京東JD+計劃,聯合創客社區、眾籌平臺、生產制造商、技術服務商、內容服務商、渠道商等形成智能硬件產業聯盟,搭建創新智能產品開放平臺。6月又推出京東智能云,布局智能家居平臺。
據了解,京東智能云包括超級App與物聯網、大數據等五大技術,旨在打造全產業鏈的智能硬件、全兼容芯片級物聯網及全維度的個人健康聚合開放平臺。其中,通過京東超級APP,可控制所接入的智能設備,進行遠程管理,而且不同設備的狀態自動感知和互聯互通控制,個人信息的云端存儲也可以與智能設備互動。
8月,京東云平臺智能硬件事業部總監鄧正平公開表示,未來所有在京東銷售的商品都要接入京東智能云的超級APP,以實現跨品牌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
通過云計算,京東正在編織一張巨大的智能硬件的網絡,而對于京東投資硬件的邏輯,京東投資部的高級投資經理宋陽將其核心歸為:借助渠道優勢,從消費領域切入。即京東作為渠道方,唯一的思考就是把更多、更好、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硬件產品以更快的方式、用最好的服務提供給消費者。
但宋陽也明確表示,京東短期內不會自己做硬件,盡管若京東自己做,可能做出更好的硬件,但這不符合京東的定位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只是會通過JD+這個開放平臺更好地幫助創業者,只要產品足夠好。
低調神秘的投資部
縱觀京東投資的項目,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投資集中在熱點領域,比如互聯網金融、O2O和智能硬件;二是投資方式皆以全資收購的方式,即使是聯合其他投資者一起投資,與BAT或者其他風投只占少部分股份的投資方式截然不同;三是投資金額不是很大,這是與BAT動輒上億元的投資相比,好處是即時失敗也不會損失慘重;四是圍繞著電商的根基進行投資,無論是互聯網金融形成的支付閉環,還是O2O、智能硬件的消費品領域。
從投資的頻率上來說,京東的投資相對謹慎,4年也只投了不到10個項目,涉及金額1億美元左右,失敗項目損失約1000萬美元。除了前期投資失敗的項目,目前所投資項目近期尚看不到上市退出的可能,當然不排除被收購的可能性。所以還談不上投資回報率。
記者聯系京東方面,希望能進一步了解京東的投資部門,得到的回復是投資部現在不想做相關的宣傳,等再投幾個大項目后再向媒體宣布,業務尚不成熟就不會去宣傳。
由此可見,京東投資部的投資人對目前的業績并不滿意,在尚未拿出令市場信服的項目之前,京東投資部還是低姿態前行。
但是仔細分析京東的投資并購路線,從最初的多元化電商入口布局,到有目的的布局金融產業鏈,高調攪局O2O和移動智能硬件領域,京東的投資路徑清晰,始終圍繞京東本身的業務不斷完善產業鏈,但投資回報率依然是檢驗風投業績的重要衡量標準,已經上市之后的京東,是否會繼續加碼投資部,甚至與BAT投資系一較高下,對劉強東和京東的投資團隊來說,都是一項不小的挑戰。畢竟,想要構建一個生態系統,以渠道發家的京東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未來已來,京東投資部只有用更強大的投資實力才能夠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