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58到家召開了2016年度戰略發布會。前些日子剛經歷“討債風波”的黃曉明和Angelababy夫婦成為新任代言人。同時問:我的品牌被很多人罵,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狂小朱:傻瓜,小孩才分好壞,大人只看利弊。
名詞解釋:
事故營銷-----事件營銷的分支,意指企業有意或無意卷入一次負面輿論事件中,并成功從中獲利的一種營銷方式。
怎么樣讓品牌在被罵中獲利呢?
1 罵人不是真的在罵,利用中國網友的中二特質,可以讓品牌和輿論迅速在網絡曝光。
有人說:"中國的網友總是處于兩種情緒:感動和憤怒。"中間的情緒更多是無感,所以當你做不到讓他們贊美你,試試看能不能讓他們罵你。中國的網民一般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事件,然而他們罵人其實并不是真的為了罵人,而是通過抨擊唾罵來享受潛意識里帶來的優越感。被罵的主體越是強大,這種潛意識里的優越感就越強。這叫中國網民的中二特質。
我們利用中國網民的情緒可以讓事件迅速發酵,而罵人這種負面情緒則是所有情緒中發酵最快的。罵人的話題會迅速找到非常多人的認同感,這讓品牌和輿論迅速在社會化媒體擴散開來。
2當我們的品牌被罵時,一定要先找到"輿論關鍵詞"再判斷危害性。
有一本書叫:引爆點,做廣告和營銷的人基本上都看過。它提到一個詞:附著力。
在輿論戰中,有些關鍵詞對品牌的附著力很強,有些關鍵詞對品牌的附著力很弱,真正有威力的是那些附著力強的輿論關鍵詞。
舉個荔枝:
2015年廣州車展,福特金牛座的一次價格鬧劇,刷了一次頭條。"24W起的金牛座寫成了24億,真是蠢逼" 在這次輿論中,跟金牛座相關的輿論關鍵詞是:"24W"和"蠢逼"。然而任何由情緒產生的輿論關鍵詞附著力都是很弱的,情緒高漲又低落后之后,網民慢慢會忘記這些關鍵詞,剩下就是"金牛座是一款24W起的車"。
年紀大一點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中國網民多少次"讓家樂福滾出中國",現在家樂福的生意一點也沒有影響,所以事實證明這種由情緒產生的關鍵詞附著力是很弱的 網民非常健忘。
所以我們要找到真正附著在品牌上的關鍵詞,再判斷是否存在危害。比如罵一家餐廳難吃,"難吃"這個詞的附著力不是很強,好吃的標準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更多有個人情緒引發,所以不會構成大的傷害。比如雕爺牛腩,當年越罵,排的隊越長。最近的青島嶗山蛇草水被罵史上最難喝 讓它增加了多少銷量。
但是如果罵一家餐廳臟,水不干凈,這種附著力就會比較強,因為大家對衛生的標準是一致的,這種危害性就非常大。
3 罵人是一件感性的事,但是花錢時是理性的事,大部分消費者會分的很清楚。
不得不提前天"杜蕾斯的百人活動",在微博上搜索下關鍵詞,可以看到罵者如云。活動好不好,我不關心也不評價,從利弊上講。雖然很多人認為感情上被耍了,但是這種由情緒產生的記憶是會很快消失的。當我們走進便利店買TT時,都會首先想到杜蕾斯的這款產品,畢竟花錢是一件嚴謹的事情,廣告做得污,產品不一定差。
同樣的我們還可以回憶一下老白金、恒源祥當時也是惹人反感,但是當年你真的要買一件送給爸媽的保健品時還是會第一個想到老白金。買羊毛衫時,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恒源祥。廣告反感對購買決策的影響并不大,因為消費者花錢是謹慎而理性的。
后記:
事故營銷,這么鬼畜的詞是我無意在朋友圈看到有個人開玩笑提到的,但我想到今年被大家熟知的互聯網事件,深以為然,所以總結了關于事故營銷的要點。
值得一提的是:事故營銷屬于黑理論,禁術,了解事故營銷的要點,可以幫助企業在負面輿論中獲利,但是本人并不提倡有意策劃的事故營銷,維護網絡環境,是大家的責任。
(本文轉自市場部網,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微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chinaz.com/biz/weishang/2016/0511/530242.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