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一群初出茅廬的商人卯足干勁給中國帶來“電商”。 如今,國內電商交易額終于突破26萬億元,不單占領全球四成的交易總額,更是成為全球電商市場的貿易標桿。然而,這個電商消費的好時代卻還是遭遇瓶頸,“突破”、“超車”成為時隔多年后的革命重心…...
此時,作為第一批電商翹楚的馬云,反而急回歸于實體市場,試圖讓電商命脈依附實體業共生共存。古話說的好“無風不起浪”, 電商生于線上長于線上,馬云不好好謀求線上創新,反而岔道融入線下市場,顯然是看出了市場趨勢的變化?
加持百聯,巧取利潤最高的實體市場
前不久,正當國內忙里忙外過端午時,馬云又吹響了新零售的號角。這次是繼2月份后與百聯集團再度聯手,阿里進一步加持聯華股份,榮登聯華第二控股者,順利拿下百聯旗下3600多家聯華超市。正如記者先前所料,短短3個月后的密切合作,其中除了商業的合作拓展外,更多是阿里早已為攻占實體的做出了“正確”戰略布局。
首先,位列世界500強的百聯集團,在龐大的商業根基中,豐富的多元化全業態基礎,無疑賦予阿里新零售在落地實操中更多的可行性規劃,從而百聯超市便成為打開“全國新零售”的橋頭堡。
其次,上海開發區在改革創新和高速發展中,具備先天的地理、政治、人文等優勢。作為上海土生土長的聯華超市,更是上海零售業的地頭蛇,是新零售試驗場的最佳地區。
垂直上下游,拓展全場景消費的新格局
在阿里的帶動下,漸入佳境的新零售,要深入全新業態的市場布局,背后貫穿的邏輯改革十分值得深究。
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如何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線下連鎖超市或是便利店,剛需品的高頻消費流量、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實體零售的主要消費特點。而這正好與電商的價格透明、品種齊全、物流配送等形成協同互補。此次阿里與聯華的新零售消費布局,最終要折射的正是全生態供應的局面。透過新零售的購物聯系,既滿足了線上的消費需求,有彌補了新下實體購物給顧客帶來的體會感。
比方你到超市購物,當下的體會感產生了一種休閑愉悅的性情。但在結賬的時候,你卻極其需要網絡購物時的一種便利快捷,以及優惠的折扣,從而擺脫那一望無際的結賬隊伍。于是,將線上線下脫節的消費需求聯系起來,便激起了“新零售”的極速誕生。
如今互聯網上半場已經落幕,下半場的大潮正在吹向新零售領域。從前,我們都認為新零售作為一種商業模式,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演化過程。如今看來,這種模式確實是提前來到我們的身邊了。一旦模式驗證成功后,想必會加速其他傳統零售涌入新零售的生態圈中,屆時中國的商業格局又將發生新的變化。
但在商業經營的真相中,Micronet微網認為只有越早接觸“線上線下”對接模式的企業,才能越快學會新零售的營銷真諦。如今,以O2O為代表的新零售板塊異動明顯,在線上線下實現體驗、消費一體化服務上,O2O模式便是現代中小型企業在邁向新零售全面爆發之際的必備方案。而到底誰會是第一個抓住這根桔梗的新零售品牌呢?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70111/210422.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