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傳思維
播傳和傳播有什么區別?播傳是我們播了一條消息,它會自動的像長了翅膀似的去傳播,帶著裂變的動力。而傳播呢?屬于比較被動的推一下傳一下。不推,就終止了傳播!傳播是過去的思維,播傳是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思維。那么在微商城如何才能有效的播傳呢?
1.組建社群
播傳的重點,已經從個體轉移到社群身上。這部分群體喜歡我們的產品、服務或品牌;他們傾向于在自己的社交圈內談論我們的品牌。我們可以稱他們為粘性粉絲、意見領袖、噴嚏者、倡導者、傳教士、大使或其它名稱。而且他們在社群里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我們組建社群,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這批人并把他們聚集起來為他們創造資源。通過社交平臺找到這些在用戶群中活躍的明星用戶很關鍵。因為他們有追隨者、朋友和影響力,他們能幫助傳播微商城品牌聲音,他們中的某些使用者可能比一般所謂的名人更具網絡影響力。
2.培養忠實用戶
如今,“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越來越凸顯其價值。在影響潛在客戶購買行為產生的因素中,積極的品牌評價比重高達9成,購買行為產生的過程帶有很強的情感因素。為了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應,盡可能多地接觸客戶,社交媒體就是不錯的選擇。無論是對大公司還是小企業,社交媒體讓微商城品牌傳播變得更加簡單。微博、朋友圈上一次又一次積極的點贊、評論、轉發,使品牌價值迅速發酵、增長。因此,在社交媒體中培養忠實的用戶最容易產生成功的播傳。
3.讓用戶自發說好話
我們除了關注自己公司的微商城,更應該遍地撒網、關注不同社交平臺上關于企業或產品的帖子。用戶經常會把買到好產品后的使用感、評價和照片發布在各種社交平臺上,這樣的傳播方法,比起那些發布的推文、廣告或者郵件,可信度和傳播效果要強很多。品牌的好壞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用戶的反饋才是見證品牌好壞的關鍵。
產品思維
回顧這些年來一些大品牌,曾經風風光光,但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曾經的手機龍頭老大諾基亞。靠品牌“收買人心”的時代早已過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僅僅有“品牌思維”已經遠遠落后于市場的需求,“產品思維”才是將微商城做好做精的新支點,由好產品帶動品牌才是微商城發展的持久之道。
中國百年企業同仁堂有一副對聯:“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講的就是做產品就要真材實料,不偷懶。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談到小米成功的訣竅中,最重要的有一點就是產品思維,向同仁堂學習,強調真材實料做好產品。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信息更加透明。在透明的市場上,我們的產品做得怎么樣,用戶一清二楚。我們的產品有什么弱點,用戶也一清二楚。只有產品過硬,效果好,才是播傳體系的基石。
社群思維古語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群天然是會分成不同的群體的。有的按照行業分,有的按照血統分,標準各不相同,而具體到一個個體的人,也會處于不同的群體之中。社群,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同一的價值觀,在這個區域生活具有強烈的歸屬感。你的微商城代表了什么?你的微商城主張又是什么?比如小米構筑的社群中,它圈住的就是“為手機發燒的發燒友”,無論你是否現在需要換是手機,只要你熱衷于電子產品,沒有理由不加入到這個群體中。對于用戶:興趣比歸屬更重要。
用戶更加相信的是“實在”的推薦,朋友的好評遠勝過鋪天蓋地的廣告。而連接的便捷性,讓用戶更容易選擇其他用戶好評的產品;這就是社群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會不斷的擴散從一個社群傳遞到多個社群。通過這種口碑傳播吸引來的用戶,才是微商城應該服務好的鐵桿粉絲、腦殘粉、鋼絲。對于微商城社群比細分更重要。隨著消費者態度數據的可獲得性越來越高,基于生活形態的市場細分方法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社交網絡時代,以企業為視角的高傲的消費者細分定位,已經趕不上市場更新的速度了。唯有主動地構建和培育用戶社群,才有可能贏得成功。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60817/187520.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