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風口從電子商務轉向“用互聯網的方式改變傳統服務業”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如果從團購業態的出現開始算,這陣風已經吹了五年,但移動互聯網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卻剛剛開始。
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爆點,或許2013年的打車大戰是個最合適的時間節點,阿里與騰訊投入巨資,讓各自派系中的打車軟件燒錢換市場,最后市場依舊平分秋色,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卻被迅速培養起來了。當去年“雙12”,大媽們也會用支付寶在超市搶特價衛生紙的時候,O2O概念終于躥紅。大眾點評嵌入微信,支付寶錢包推出服務窗,專車、外賣卡位戰先后爆發,O2O被引爆,互聯網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正式鳴槍。
從此以后,互聯網對傳統商業服務業的改造一發不可收拾,從美甲、造型到家政、洗車,O2O滲透到商業服務業的每一個角落。用戶們也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生活被O2O悄然改變著:出門可以坐專車,不用在風中等出租;美容師、美甲師都可以叫到家里,不用特意去店里坐公用沙發;吃好吃的不一定要去飯館,叫個外賣也可以搞定。最重要的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用戶獲得這些服務的代價并不高,甚至很多時候都是免費的。在資本的助推下,O2O的大風口成就了一大批創業者。
雷軍說,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這話強調了“勢”的重要性,被諸多創業者奉為至理名言。但筆者認為后邊這句同樣重要——馬云說,豬碰上風會飛,但風停了摔死的豬也是豬。這是見過無數成敗后的“負能量段子”,但是往往比正能量的那個更發人警醒。身處金字塔尖的企業應該是一只老鷹,乘著風勢自由翱翔,即使風停了,也可以憑一己之力沖入天際。
不過在當下的O2O產業參與者中,既有嗷嗷待哺的雛鷹,也有插著羽毛的豬。同樣披著資本的外衣,彼此難辨。在頗為搖擺動蕩的行業里,從業者們就更是這么一群人:新鮮、變化大,飽含不確定性,卻對生活和工作富有信心。他們有的是技師,雕爺稱他們為手藝人,有些是傳統意義上的藍領。他們在通過互聯網的方式、O2O平臺改變人們消費方式的同時,自己的生活也被改變著。
在我們的調查中,被從業者提及最多的詞是“自由”,這也是O2O產業為從業者提供的最大福利。自由地上班和休假、可控的時間調配、不用看老板臉色做事和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背后是O2O從業者們得到了自尊,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尊重需要”在下數第四層。而對于長期處在傳統服務業體系中的技師和藍領們來說,獲得尊重在O2O平臺出現之前何其困難!
自由而松散的結構是商業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O2O只是在服務業領域邁出了第一步。未來,遍布在傳統產業中的痛點,會逐步被更加透明、平等的新方式所替代。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60713/182862.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