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雙11”支付寶以4518萬筆移動支付交易創造了全球峰值紀錄之后,馬云就將這份美好的初體驗“私藏”,支付寶錢包開始作為獨立品牌運營。一年之后,支付寶華麗地完成了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身,錢包用戶數達1.9億,每天移動支付筆數穩定在4500萬筆以上,更在2014年的“雙11”當天以1.97億筆移動端交易額達243億元,占今年571.12億總交易額的42.6%。
乘勝追擊。11月20日支付寶正式推出了海外直購業務,旨在將美國的“黑色星期五”購物季海淘到中國。此外,11月19日支付寶還宣布可以在廣州華僑醫院實現首個醫保門診實時結算,支付寶錢包已經把移動支付的觸角,從電商領域延伸到了線下的醫院、公交、院線、商超、餐飲等各個方面。與此同時,微信公眾號也宣布將從11月25日起實現廣州約60家醫院的預約掛號及支付。在移動O2O支付方面,后勁十足的還有百度,在推出服務商家直達號不到兩個月就有超過40萬傳統商戶入駐。
就在馬云和蘋果CEO庫克10月27日互表好感希望有所作為后,11月17日蘋果公司就宣布其App Store已針對中國大陸用戶新增了銀聯支付選項,蘋果用戶可以將其Apple ID與銀聯卡相關聯,用以快速完成支付。
移動支付的較量似乎才剛剛開始。
BAT火拼移動端
馬云曾表示,有車有房有了好生活之后,人們會更加重視健康。目前,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錢包正在大力進軍醫療行業,推出“未來醫院”計劃,并打算花五到十年來改變醫療面貌。
自此,從團購到打車,支付寶錢包的戰火再次燎原到醫療門診領域。但此前和各大醫院的合作僅限于掛號和結算,盡管大大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但卻一直無法支持醫保結算。
11月19日,支付寶和廣州華僑醫院將合作更推進一步,宣布聯合為公眾推出首個支持支付寶醫保結算的“未來醫院”,患者在廣州華僑醫院就醫,從掛號到繳費,都可以在支付寶錢包里用醫保結算。
微信也不甘示弱,從公眾號到與京東合作、再到“智慧醫療”計劃,緊跟支付寶錢包抗衡。
據騰訊透露,11月25日,微信將推出“廣州健康通”公眾號,廣州市民可通過該公眾號預約廣州約60家醫院的掛號,微信與廣州市衛生局會啟動“支付一分錢”的掛號活動。今年9月,騰訊已斥資7000萬美元大手筆入股醫療健康網站丁香園。
但百度的策略卻另辟蹊徑,在團購、景區門票、聯通運營商、中信出版、山東航空等初步合作之后,直接推出服務商家的直達號,不到兩個月就有超過40萬傳統商戶入駐,已成為傳統商戶觸網的最短路徑。
較量才剛剛開始,不好預測BAT誰的戰略布局更好。一位互聯網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電影市場有一種票房“叫座不叫好”,在互聯網亦不例外。
盡管支付寶錢包遙遙領先,微信錢包大年夜逆襲出場,但對比三家財報發現,百度移動端營收將近48.7億元,阿里移動營收為37.19億元,騰訊移動變現稍顯遜色,據騰訊Q3財報披露,手游收入為26億元,廣告收入為24.4億元,45%來源于移動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布局的比拼,一個最核心的指標就是用戶移動化率,也就是移動互聯網流量與互聯網流量的對比。”上述互聯網業內人士稱,這也是影響財報的核心要素,從上述指標中可以發現,百度移動化率已經超過100%。騰訊的移動QQ/QQ達到66%,微信/QQ達57.03%,移動Qzone/Qzone達到80.44%。而阿里巴巴以成交總額來代替流量指標,移動轉化率為55.82%。
海淘的新戰場
但馬云深知,打敗敵人最好的辦法無異于將敵人拉入新開辟的戰場,而這個新戰場就是全球化步伐。
與往年不同的是,國際化已成為今年“雙11”購物的主打牌。今年10月,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進駐天貓,開辟“海淘”新戰場。
同一時間,亞馬遜中國宣布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全球6家站點開通直郵中國服務,總計涉及8000多萬種國際選品。而在“雙11”期間,亞馬遜中國還將試運營“海外購”新服務。
“雙11”之后,在即將到來的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季,支付寶公司宣布的“海外直購”服務目前包括Macy’s、Bloomingdale’s、Saks Fifth Avenue、Neiman Marcus百貨等美國四大百貨公司,以及Ann Taylor、 Aeropostale等服裝品牌。
據介紹,支付寶新推出的“海外直購”首次實現了從支付到物流一站式的海淘購買服務。用戶“海淘”既不用注冊賬戶操作,也不用四處找國際轉運。挑好商品后,只要選擇用支付寶海外直購付款,然后進行“支付寶賬戶登錄”、“填寫國內收貨地址”、“確認付款”這一最簡單的購物三步曲操作,就完成了海淘購物。
據支付寶官方透露,支付寶支持的海外購物網站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商家已經達到2000家,支持包括英鎊、美元、瑞士法郎、歐元在內的14種海外貨幣結算。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國際業務副總裁彭翼捷曾表示,未來兩年支付寶的國際化先堅持以中國為原點的策略,服務中國消費者到海外消費、海外消費者到中國消費的需求。支付寶國際化的長遠目標就是在未來幾年服務2億至3億的海外用戶。
事實上,海淘已在我們身邊悄然成風。數據顯示,僅2013年一年,中國消費者在海外網站上的消費額就達到了330億美元。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監測數據顯示,預計到2018年“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
去年3月,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決定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深圳等地開展試點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截至目前,共有22家支付機構獲得牌照,試點業務范圍包括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及軟件服務。
在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頒發的跨境支付牌照后,匯付天下與國外航空公司、國外OTA合作,打開了境外航空旅游市場。
此外,除了支付寶等在加速布局這塊業務外,銀聯也未放過這一時機。10月8日,銀聯國際宣布在韓國開通跨境移動支付服務,銀聯卡持卡人可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在開通此業務的商戶直接購買商品,這也是銀聯國際首次在境外開通跨境移動支付業務.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