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阿里巴巴赴美融資218億美元成就了全球最大IPO案,這無疑掀起了一場資本狂歡的盛宴,也讓中國市場和中國的互聯網商業成為全球焦點。近年來,以京東、聚美、阿里為代表的國內巨頭電商平臺在美屢屢上市,將中國電商巨頭推向全球市場,打開了國際電商市場的財富大門,這無論是對中國傳統業轉型擴張或是資本投資領域,還是對電商行業的發展,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網民人數達6億,其中有3億人使用網絡購物。另一份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4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5.85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4.5%。
縱觀上半年各平臺推出的“周年慶”“桃花節”“七夕珠寶特賣會”等節日的促銷活動,一方面,低價、促銷、廣告,讓消費者更加關注電商購物;另一方面,各類促銷盈利模式,動輒幾億的促銷售額,也讓傳統企業看到了電商的趨勢及有利可圖。阿里的上市,對傳統企業也是起到推波助瀾的功效,讓傳統企業更注重電商渠道。
雖然數據顯示,這幾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呈爆發式增長,但傳統企業往往抵觸電子商務或是不理解電子商務。許多企業老板對電商的理解,還只停留在天貓上開個店而已,企業應該選擇適合的電子商務模式,比如當下最火的微信商城,而不是簡單的將渠道轉移,圍繞消費者的產品創新、服務、新營銷等等才是電子商務改進的核心。
有觀點認為,未來是全品類大平臺占據主導優勢,垂直型小平臺必定遭淘汰。且不說這種觀點如何,從另一角度來看,細分類的平臺與綜合類的平臺,雖然在體量上不是一個級別,但就市場而言,細分平臺的品類縱深層面,更具有優勢,在人群定位上,精準度高。用戶必然是需要細分類平臺的存在,但關鍵在于是否能夠抓住中國市場中潛藏的,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細分和垂直的差異化的消費需求。
其實,京東、聚美、阿里等眾多大電商平臺的上市,也給這些細分的平臺有了更多的機會。特別是針對特定消費人群的電子商務,例如針對母嬰、針對健康、針對一些小圈子的興趣化族群的電商都有新的機會。像母嬰類的紅孩子,珠寶類的東方美寶,這些垂直領域國外都有很成功上市的例子,依托于電子商務平臺,在專業化和細分領域的創新,并與電子商務的結合,來實現突破。
筆者認為,這類電子商務新的機會將包括:
第一:商務模式創新,是垂直平臺趕超的機會。
從整個電商行業面臨的機會來講,綜合型的大平臺以京東、蘇寧、易迅等平臺已逐漸穩固。作為垂直電商,最根本的是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從產品策略、品牌策略到推廣策略。除了布局上游產業增加競爭力外,垂直電商想要加強抗風險能力,一方面是要在垂直模式上進行創新,將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進行結合,不管是移動電商、O2O還是跨境電商,模式的創新才能加強垂直壁壘,大打差異化牌。除此之外,垂直細分平臺還要建立自身的行業壁壘,比如珠寶電商,就要圍繞品牌、供應鏈等方面建立獨特的門檻,才能阻礙別人的沖擊,防御行業洗牌。
第二:傳統行業加速觸網,推高垂直電商規模。
前面說到電子商務各方面的利好環境將會帶動傳統企業的加速觸網。這部分傳統企業進來,有一部分會分流到阿里這樣的大型平臺,還有一部分會分流到專業度較高的垂直平臺,例如珠寶、酒類、醫藥、生鮮等深入到專業細分領域。傳統品牌的觸網對于垂直細分平臺來說,平臺可以圈系一線知名品牌,挖掘小品牌潛力,擴充平臺類目品類,另一層面來說,傳統品牌在線下有多年的口碑及品牌積累,不管是進入到綜合平臺還是垂直平臺,它都將給消費者帶來網購信心。總的來說,傳統業的觸網,都將有利于擴大行業規模,進一步推高垂直電商規模。
第三:電商業受資本市場所重視,垂直電商投融資機會增多。
隨著阿里的上市,讓所有知名的電商巨頭已經都置于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占到整個互聯網行業的30%,其中不乏寺庫、我買網、凡客這種數億美元以上級別的融資,而千萬美元級別以上的融資也達到了6家,垂直電商又重新被資本市場所重視。
目前而言,大的平臺格局已基本確定,小的綜合平臺比較難獲得投資,但在各個細分領域中,資本青睞的是有良好盈利預期和有未來發展的企業,而資本充足的平臺將在行業內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資本的進入也將對互聯網電商成熟化運作帶來更多可能,垂直化、“小而美”的商業時代也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