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實體尋找線上流量的一個重要邏輯,是讓員工成為‘全能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銷售脫離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五五美業——五成滿足客戶當下的需求,五成滿足其未來的需求;還有一層意思是讓客戶一起來賺錢,一人一半。” 五五美業聯合創始人兼CEO劉金光在提到產品名稱時如是說。他笑稱,實際上并不會“分一半”那么多,但產品確實可以滿足客戶當下甚至是客戶未來的需求。
出身商派,擁有多年店務系統研發經歷的劉金光在去年獨立創業,跟合伙人一起創辦了五五美業。這次創業,他的跨度非常大,從線上到線下,從全行業到垂直領域,從單純的系統軟件到全鏈路的運營服務……帶著線上線下相通的經驗,他給數字化程度較低的線下美業準備了一些IT武器。
據了解,五五美業鎖定的美業包括美發、美甲、美睫、美體等生活美業和醫美兩塊。劉金光總結出了這個行業的幾個特點:
(1)發展速度快,是一個萬億市場;
(2)中小微企業居多,大型連鎖企業不超過500家,且大型連鎖企業的門店規模也很有限,直營店大概在200多家;
(3)經營管理的數字化程度低,如還在用筆記本記賬等;
(4)服務就是商品,靠人來完成,人和客戶之間粘性高,比如用戶會跟著某位理發師走。
從以上痛點出發,劉金光用一年的時間打磨出了三款產品,分別解決美業企業提升管理效率、獲客、員工管理三方面的問題:
(1)提升門店管理效率的店務管理系統“五五店務”:不僅包含展示服務、預約等美業的基礎功能,還可以制定個性化管理細節。比如三美模式(美發+美容+美體),幾種業務相互導流的獲客管理,各個渠道投放的管理,都需要系統的支持。
(2)技師使用的拓客系統“五五拓客”:理論上100平米的店有200個穩定的客源已經健康經營,但很多門店獲取不了足夠多的穩定客戶,需要不斷納新,包括導購推薦、短視頻等新渠道。
(3)用于培訓員工的“超級導購美業版”:美業作為勞動型產業,需要控制人工成本,這就導致了店員的文化水平有限、流動性強,這和高度依靠人的服務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店員的服務需要有延續性,技能需要傳承,店員培訓可以一定程度解決該問題。
“目前,我們的產品并沒有太聚焦,但我們用一年的時間專注研發,已經讓每個產品都做到了專業。”劉金光舉例稱,五五美業已經邀請了多為行業專家作為外腦,為店務和培訓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內容,希望打破美業行業傳統的“雞湯式”培訓模式,也可以用專業決策建議指導門店的管理。比如某個門店一段時間的數據顯示不理想,外腦會通過系統告訴管理者,這種情況下應該去打哪一類用戶的電話。
據透露,未來五五美業的產品核心會放在行業相對通用的營銷拓客。目前,五五拓獲客的產品已經籌備完成,以小程序為載體,分為技師和消費者兩種界面,技師可以給老用戶發體驗券,也可以邀請新用戶注冊獲得優惠等。
億邦動力了解到,從今年春節前夕,五五美業的各類產品就已經進入了市場,目前服務的客戶包括全國擁有200多家門店的連鎖機構奈瑞兒,和超過160家門店的連鎖品牌上海愛睫物語等。
劉金光用幾個例子說明了美業店務管理的復雜性:同樣的精油護理,非常熟練的技師服務會取名為太空手服務,其它技師又是另外的名字,這就需要店長簡單操作快速生成;一個用戶同時做護膚、按摩等幾個項目,需要系統實時分配業績和工資……這些說明,雖然統稱美業,但生活美業和醫美兩個領域的店務需求截然不同,每個品牌的門店需求也不盡相同。
“部分企業需要非常個性化的服務。店內的卡項經常需要調整和更換,這樣細致的管理是標準化的SaaS產品很難滿足的。”劉金光補充道。
“以耗材管理中的毛巾為例,一旦系統反應數據低于一定標準,可能是兩種情況,要么沒有使用系統工具,要么沒有給客人準時換新的毛巾或者頻次過低,這樣就可以發現經營中的問題。”劉金光表示,美業用戶的消費能力往往超出想象,有的甚至會一次性充值200萬元,老板根本不愿意因為小小的毛巾成本去影響用戶的體驗。
而在獲客方面,醫美此前主要依靠百度,生活美業主要依賴新美大、新氧等平臺,但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部分平臺扣點已經達到近30%。劉金光指出,團購性質的線上宣傳,門店不僅要付出相應的扣點,還要提供優惠的體驗價格。而從結果來看,優惠獲得的用戶卻并不是可以長期穩定的“好客戶”,同時還會對門店的老客戶造成損傷,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大家都在尋找線上獲客的新方向,比如可以多維度和用戶發生交互的微信,還有和美業高度契合的短視頻平臺。”
以五五拓客在微信中的功能為例,門店所有美甲的技師可以向系統上傳一些作品圖片,之后通過工具再分享出去的圖片可以帶上小程序碼,讓看到的用戶可以直接找到門店和某位技師,完成在線預約,提升宣傳的效率。而對于醫美來說,通過廣告獲得的直客比例相當低,微信的社交環境對其更是尤為重要。
“今年線下生意非常難,門店本身在IT方面的投入也比較謹慎,決策周期很長,但數字化對于中型以上美業企業的意義不容忽視。”劉金光坦言,雖然整個行業對數字化需求很大,但執行層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的因素包括行業意識和產品的不足。
他指出,很多小微企業的思維尚待轉變,有相當比例的企業雖然明確自己的數字化需求,但仍會認為使用系統“太麻煩”,甚至寧愿多請一個員工專門以傳統手段完成記錄和管理;行業產品也需要提升,很多產品都是都由傳統軟件公司轉型開發而來,理念上會一定程度會受到PC時代的影響,也有一些產品的工具性質比較強,但并不會給出經營建議,這也是無法激發門店使用系統的一個因素。
在劉金光看來,之前美業在線上的獲客手段單一,是因為可用的渠道有限,而現在諸多新生渠道自然激發了更多的營銷手段,但本質并沒有變化。“從傳單,到線上廣告,到和積分商城合作……今天又有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只是內容的觸點和媒體變了,但傳播本質沒變,只是傳播的速度變快了,周期也變短了。線上流量越來越貴,所以大家都需要找到增量。”
劉金光非常認可微信生態將給美業帶來的機會。他指出,微信生態里已經出現了三個和用戶高效溝通的重要觸點:
(1)公眾號:該生態養活了很多企業,有贊、微盟、微店等,雖然現在公眾號活躍度略有下降,但仍然是承載粉絲的重要角色;
(2) 店員:每一個店員都可以成為和用戶溝通更頻繁的觸點,而且非常精準,有溫度有人情味,可以和用戶建立長期的聯系。這里面也存在一些商業機會,包括運營企業微信或者品牌的個人微信等。
(3)社交電商:類似游戲“工會”的社群玩法。
而在這其中,前兩者都需要工具的輔助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效果。
此外,劉金光認為,短視頻平臺也是美業的重要機會。“如果各內容平臺的開放平臺功能足夠豐富,無需各個平臺互通,只需要服務商扮演中轉站的角色,對比不同平臺的ID,就可以實現多平臺用戶識別,實現多點觸發的推廣。“比如一個用戶在小紅書或者抖音中關注了某個服務,我們可以在公眾號中給該用戶發去一條推送。這樣的交叉對比可以讓營銷更加高效。”他舉例稱,百度和京東、抖音和淘寶其實已經實現了這樣的場景,所以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
他預判,未來兩三年,短視頻將是美業主流的營銷形式,而內容策劃、網紅對接等內容服務,也將是五五美業接下來的重點布局。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