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3年是O2O試水元年,2014年是O2O服務實踐元年,那么2015年便是全行業向O2O轉型的一年——從概念的提出到實踐短短三年,這就是互聯網驚人的速度。
其實,O2O其本質上來說只是電子商務的一個形式變種。中國人有一種神奇的創造性,總是善于把歐美的東西拿過來包裝成一個新的概念。眾所周知,O2O最早起源于美國的團購網站,那時候商品都是臨時性的促銷,而在團購網站上,只要與商家持續合作,那商家的商品就會一直“促銷”下去。線上(下)購買,線下(上)體驗(分享),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消費者可以在線結算,從而使商家的交易很快達到規模,這便是O2O的意義所在。但在O2O的概念普及之前,我們的消費行為早就有潛移默化的改變。
在O2O的啟蒙時期,消費行為從“offline”模式轉為“offline to online”的過程。當消費者習慣了線上預訂這一行為之后,“online to offline”的行為或者offline to online便開始逐漸興起。
現在,O2O到了“百家齊放、百花爭鳴”的時代。體驗是O2O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攜程賣酒店是O2O,河貍家賣美甲是O2O,易到用車是O2O,糯米網也是O2O。對于旅游類和生活服務類的O2O來說,他不像京東、蘇寧、當當賣電視、賣冰箱、賣書賣的是一種標準化的產品,更需要注重產品的體驗。O2O更多是賣的一種空間、一種服務、一種時間、一種體驗。
2014年有很多傳統企業轉型 ,也有很多創業企業加入到O2O這個領域,最為標志的是都會以行業細分領域為主。而某一細分領域的是否成功,有幾個很重要的指標:
第一:傳統的企業是否已經具有互聯網基因或者說是否想真正的擁抱互聯網。
第二:這些企業有沒有快的反應能力以及快速的信息敏感度來獲取最新的互聯網風向和變革趨勢。
第三:企業會不會做互聯網營銷來包裝自己,讓別人知道自己,這包括社會化媒體也包括廣告投放。
在O2O的創業企業發展上,創新并獲得壟斷的企業將獲得暴利,而模仿復制商業模式的企業,在除了比拼運營功底、資源整合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比拼將是融資能力。從目前的市場上看,O2O會繼續向傳統企業蔓延,而從去年的資本市場企業并購,資本獲取上來說,生活服務類旅游類的O2O將朝著繼續更加細分化方向發展,換個理解方式,就是未來的生活類電子商務企業或將以本身的業務出發結合互聯網的模式,改造供需鏈條,提供更透明的價格、優質的服務和產品,易于用戶獲取信息和分享體驗,而這一切都會圍繞四個字:用戶體驗。
如需了解更多O2O解決方案,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70215/214459.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