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紅利消退的大環境下,增速放緩成為傳統電商平臺普遍面臨的難題。除了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市場下沉等方式開拓新的引流及營收渠道,加碼、深耕服務業態,也愈發成為電商平臺謀求突破困局的另一著眼點。
《電商報》近日獲悉,互聯網高端改衣與半定制平臺“易改衣”已完成5000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唯品會,鼎心資本、老股東元禾原點和廣東文投創工場等跟投。
作為一家特賣電商,唯品會此次領投易改衣的動作并非沒有先兆。今年1月,易改衣與唯品會舉行簽約儀式,雙方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易改衣將進一步拓展線上業務。而在戰略合作的基礎上投資易改衣,也不乏加深雙方的合作,為日后實現更深層次合作鋪路的意圖。易改衣方面便表示,本輪在接受唯品會的投資后,雙方將進一步就線上線下結合的改衣業務進行升級對接。
事實上,由“專做特賣”起家的唯品會,近年來顯然已經不滿足于只做特賣電商。例如針對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10月,唯品會就在廣州布局了名為“品駿生活”的生鮮社區店,結合其主打線上的生鮮項目“唯品生鮮”,試水“線上+線下”的O2O新零售" >新零售模式。
而在2018年,唯品會謀求多業務布局的動作則更加頻繁。5月,唯品會宣布將快遞業務獨立,并且將對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分拆;7月,唯品會上線基于微信生態的分銷小程序" >小程序“云品倉”;隨后8月,唯品會又上線了名為“唯品倉”的代購批發平臺,并推出獨立的App。
從這一系列動作來看,如今的唯品會已不是一家單純的電商平臺,而是有意向平臺化方向發展,向綜合型的電商服務提供者的角色轉變。此番唯品會投資易改衣,在滿足自身定制服裝服務需求的同時,或許也是著眼于雙方高端服裝服務方向上的一致性,有意為滲透新的服務領域鋪路。
從電商行業整體的發展情況來看,唯品會近來動作頻頻,恐怕與目前電商平臺普遍遭遇增長瓶頸的背景不無關系。據唯品會此前披露的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凈營收1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4%,雖然營收有所增長,但增速持續放緩。而從利潤增長情況來看,盡管唯品會保持連續24個季度盈利,但凈利潤同比則下滑了32.36%。
受這一問題所困擾的顯然還不止唯品會。阿里巴巴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1%至1172.78億元,其中核心電商業務營收同比增幅為40.4%,這一數字明顯低于上一季度的56%,也低于上年同期的57%。
因此可以看到,在電商流量紅利見頂的逆流之下,阿里近期同樣將商業服務作為布局重點,除了在餓了么、口碑等本地生活業務上著重強調商家服務能力,還于今年1月發布了阿里商業操作系統,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