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做產品定價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收益最佳。
今日錦囊答主:喬芊 36氪記者
定價是市場營銷學中關鍵的研究對象之一,市場營銷4P理論(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中“Price定價”僅次于產品。商家做產品定價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收益最佳”。首先考量的是,選擇這個價格可以盡可能多地把商品賣出去,其次,要盡可能多地賺取利潤。
商家在做產品定價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四個:市場需求、行業競爭、商品成本和商家利潤。根據以上因素,衍生出的定價方法一般有下面幾個:
成本定價法:以成本為出發點,保證商品價格能涵蓋商品成本,并在此基礎上賺取合理的利潤。
需求定價法:以需求方為出發點,根據客戶的需求來確定商品的價格,又分為理解價值定價法和需求差異定價法。
競爭定價法:以市場競爭為出發點,根據同行業同類產品的價格策略,以及自己的市場定位,制定相應的商品價格。
以著名的“十元店”名創優品為例,它就不是單純的以產品成本為中心,而是更近似“需求定價法”,即瞄準“圖便宜”的人群,強調產品性價比,再通過渠道縮短、規模采購等策略,做到高效率、低成本,從而控制產品零售價。與此同時,它也符合“競爭定價法”的理念,即尋求不同于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定位。
能做到10元均一的低價,也跟名創優品的運營模式有關。它選擇了一種“投資型加盟模式”:由加盟商承擔品牌使用費、門店租金、裝修費和首筆鋪貨的貨款,名創優品負責門店營運和員工招聘、商品配送,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品牌方的成本,即使低價也有利可圖。
但是價格策略也不是一以貫之的,經常會面臨調整,原因包含成本波動,需求錯位,或者競爭局面的變化。
比如名創優品就在有意識地調高客單價,增加了不少非10元的商品,有的價格可以高達699元。這種調價可能跟它的門店銷售放緩、一部分加盟商陷入虧損有關。
與之相反的是無印良品。從2014年10月開始,便在中國推出“新定價”策略。每年年初、年中或年末均會下調價格,基本每年達到兩次,而最近的一次是無印良品在中國第9次價格下調。這可能是它高估了中國中產客群的消費需求,也是因為它有更多接地氣的競爭對手,比如優衣庫、網易嚴選等。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