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玩裂變,不得不提鑒鋒,就是做“網易戲精課”、“三聯生活周刊”等知識付費課程,刷爆朋友圈的那支團隊。當他們從4月份開始決定all in小程序之后,也有許多被封的經歷。
這些代表著他們嘗試的很多個方向。如:
1.搞笑短視頻類(點開欣賞);2.電商類(趣拍賣);3.步數商城類(運動步數換購商場);4.答題類(寶藏地圖);5.測試類(運營王者);6.匿名社交聊天類(收信箱);7.名片類(零一人脈鏈);8.積分墻(程序試玩中心);等等更多。在鑒鋒的理解中,積分墻類小程序最容易被封掉。
他給自己設置的戰術是:靈感之下快速搞測試,探測小程序邊界?焖僭囧e是他不同于其他團隊的地方:一個產品背后放大器足夠大,機會的缺口才會快別人一步得知。
其實,見實團隊和鑒鋒陸續深聊了多次,最近更是長達近5個小時。這次話題內容極其豐富,由于篇幅受限,見實將內容一分為二,一個方向是他做過那些小程序被封的經歷,另一個方向則在數日后發布。
走和見實一起,聽聽鑒鋒他自從all in小程序后,被封的故事。
先從我們決定all in小程序開始說:
剛創業時,我們是給知識付費行業的公司(如網易云課堂、知乎、三聯生活周刊)提供微信生態中的“群裂變”、“公眾號裂變”、“朋友圈裂變”等等增長業務。陸續出了“網易戲精課”、“三聯生活周刊”爆款后,這個行業基本上有錢能合作的客戶都合作了。當時我們在思考公司的下一個業務增長點在哪里,恰好3月份小游戲的開放,小程序賽道被資本熱潮推到最頂點,于是我們開始研究“小程序”這個載體能否有新的裂變玩法。
但我是不懂產品、不懂技術的,于是決定先找外包做做看,當時基于我自身的痛點出發,想到2個靈感:一是“公眾號互推信息”的智能匹配名片(零一人脈鏈),一是“拍賣時間”的工具(趣拍賣)。趣拍賣是最快做出來的,當時自己畫原型,設計師出圖,找了2名兼職技術幫忙開發(7天上線,成本8000塊),趣拍賣小程序的玩法很簡單,就2個選項:“拍賣你的時間、拍賣你的晚餐”,因為其娛樂性,結果一下子就火了。
趣拍賣小程序,主要是針對互聯網新媒體人群做的,因為“拍賣晚餐”這個比較有趣的“巴菲特”玩法,我們下午五點半才開始讓幾個KOL朋友發朋友圈測試,產品本身好玩,而且不是廣告,它不low,大家更愿意去轉發,當時新鮮感很強;也順勢影響到了投資圈的朋友進來玩“拍賣晚餐”。這種類型的產品形態,適合高勢能打低勢能。加上晚上8-10點是朋友圈的打開高峰期,很快就在小圈子里形成刷屏效應,逐步傳播開了。
但馬上就“樂極生悲”:由于外包的技術也是第一次開發小程序,小程序菊花碼沒有用參數,而是直接調用小程序不可再生的十萬個固定二維碼(詳見小程序技術文檔)。夜里9點的時候十萬個二維碼就被領完,后進來用戶就生成的“拍賣海報”沒有二維碼了,整個裂變就終止了。只有4個小時,超百萬人次訪問,新增30萬用戶。我們趕緊又發了個版本補上這個功能,但是補上之后已經第二天上午。由于這個產品也在很多騰訊人的朋友圈傳開了,朋友圈的二維碼功能到中午被封掉。
這種營銷型產品,只能火一波。后來微信新規針對拍賣類小程序制定了政策,需要補齊拍賣證才能行,同時拍賣證又很難搞定,必須找相關政府資源才能申請,這個產品就沒再繼續推了。
像名片類小程序也有嘗試過,被封了。也去做區塊鏈小程序相關的裂變:當時做的場景是,區塊鏈智能匹配的概念,推區塊鏈小程序是在五月份,都沒有看到其他團隊開發這個品類。
其實我們本想著是打“第一個區塊鏈”小程序的噱頭,結果沒想到“小協議”小程序先推了。一兩天我們也開始推“零一人脈鏈”小程序,推了一小時,只有兩萬多人訪問的時候,整個小程序就被封掉,不只是二維碼被封,是整個小程序封禁。因為區塊鏈屬于沒有開放的類目,被封之后就再沒更新。
其實趣拍賣和零一人脈鏈,都是同時找外包公司去試水,我也不知道哪個方向能成,就是把心里面的幾個靈感做出來試一試。
我的理解當中,小程序其實雛形跟H5的思路和玩法,沒有太大的差別和變化。就是我覺得還是用自己擅長在微信生態做裂變這一優勢試試看,同時我也知道什么樣的內容,或者什么樣的產品形態用戶更愿意分享。像拍賣晚餐這種產品,打的是用戶的炫耀心理,用戶想約朋友吃飯,但是又不想顯得自己太孤獨寂寞冷。
這個場景之下就會存在需求,用戶發起一個拍賣我的晚餐活動,轉到朋友圈,誰跟我一起來吃晚餐。很有意思的事情,用戶背后的洞察也很微妙:發起活動的用戶,越多人拍賣他,越能證明自己有影響力。好玩兒的同時又能滿足他的虛榮心,獵奇感又強。
做裂變以來,經驗告訴我:必須擅長抓住用戶的需求點,才能夠推動用戶去分享、曬更多。那,我為什么能抓住這些?全都是平時刷朋友圈刷來的,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過了十二點之后刷朋友圈,因為越到晚上大家就越空虛寂寞冷,這時候大家發的朋友圈就越真實,越代表自己。
心理學也有驗證這些——人為什么到了晚上會更真實?隨著天黑環境變暗,人的體內的激素分泌會變化,會讓人的情緒屬于比較低的狀態,和白天狀態完全不同。
平時刷朋友圈也是為捕捉用戶的共性,哪些共性大家都在發生,哪些更能夠打動他們,他們抒發的感情更多的是什么?又有哪些話題的內容,是尋找朋友認同感的?等等這些,都是觸發我靈感的種子,及時用便簽記錄下來,成為素材庫。我做產品的思路就是這么去搞,“快速驗證”。
做的第三個的小程序產品是積分墻形態:“程序試玩中心”,用戶只需要點一個小程序,停留體驗20秒,可以賺五分錢;如果他發展朋友來玩,拉進來的用戶賺五分錢,他還可以得四分錢;然后他的朋友再發展新用戶進來玩,他還可得三分錢,他的朋友得四分錢。這種強誘導分享,速度很猛,當時也就一天時間,跑了近一百萬用戶。
當時,因為想快速多嘗試一些玩法,好積累經驗,也就會踩一些紅線做測試,所以這個小程序,設計了四級分銷。
“程序試玩中心”小程序,當時是在微商的群體引爆,微商體系本身都是多級分銷,他們也都特別熟悉玩法,多級分銷就是滿足了他們貪婪的欲望。為什么很多人會被云集賣代理的模式影響,也正是因為這個欲望。我們之前做電商分銷,最多也是引入兩級分銷,也是賣的這個“欲望”。在行業內,大家都流行所謂“卡位”的概念。
(卡位:假如你先轉發了,就算自己的能力不行,但如果影響到一些大V,那后面你就是躺著也可以賺錢。因為每個人都有躺著賺錢的貪婪幻想,所以項目一上線會盡其所能搶先推廣。)
再說說,“程序試玩中心”小程序我們是怎樣玩的測試?
我找了幾位圈內的朋友,談好大家分攤流量,因為我們自己沒有這么多的小程序給用戶點擊,于是拉攏幾個團隊的小程序放在里面。那,為什么能夠裂變這么快呢?
從用戶端,用戶攢夠三毛錢就可以提現,剛開始也只是上了五個產品,就算用戶玩出花,也只能得到兩毛五。那么,用戶想要提現的話,就必須分享給更多人來玩,才能湊夠三毛錢,從而有權限提現。
積分墻這個玩法,當時就是利用微商人群去做的測試,它是違規的。我們也做好了被封的打算。這個產品也是很快做出來,一周不到。因為分銷體系,之前做H5的時候已有很成熟的方案。當時現金流支出15萬,讓每一個合作的團隊,都均攤到幾十萬用戶。
也做了像答題類的小程序,寶藏地圖小程序。用戶答題得錢,當時我們也只是從自己群做的冷啟動,這個產品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不是一夜爆紅的,測試了兩周,每一天的數據都比上一天高。為什么?
原因是我們做了三個功能,因為是開寶箱答題的玩法,基于用戶的地理位置,初始值是給用戶十個箱子,讓他去開,如果他還想多開幾個,必須召喚好友助力,幫自己擴大探測距離(初始值增大為十五)。
其次是寶箱出現時間是十分鐘更新1個,邀請好友助力可以縮減更新時間,找一個朋友就會縮短一分鐘,找兩個朋友就會縮短二分鐘,依此類推;就是這兩個功能給產品帶來了超級多的轉發。
第三個是用戶答錯題目,就會提示他,分享給你的朋友,讓你的朋友來幫你答,答對雙方都得錢。當時,只設定幾分錢,設置小數點后面的四位數,基本上是零點零零,然后三三,五五這樣子。
這兩個功能都沒被封,后來我們自己貪心不足又多了一個功能:用戶沒有箱子開了,可以轉發小程序到微信群,馬上就可以得十個箱子,結果這個頁面被別人截圖舉報了,于是整個轉發功能都被限制。
數據掉的很慘,后來又新上了一個新產品,一模一樣,只是改了名字,也沒有去用那個違規的轉發功能。如圖是寶藏地圖小程序(答題裂變玩法的思維導圖)
我做產品的方法是:先把市面上該類型的所有小程序、APP、H5都體驗一遍,把里面的亮點功能拆解記錄成為自己的素材庫,然后再根據自己對產品的理解,1.0版本只有核心功能+裂變玩法、快速上線驗證功產品是否具備競爭力(開發周期控制在7天左右,如果超期則砍需求),產品具備自裂變獲客能力活下來了,2.0往后的每個版本才會同時更新裂變玩法+留存玩法。
也是不斷摸索,轉發縮短時間是可以的,但是轉發立即就得一個東西就是違規。微信的很多規則都是這樣,只是定了大概,隨著我們不斷地測試,官方覺得太粗暴,最后就會把這個東西的規則寫進去,明文規定不讓做。
像配圖轉發出來的配圖,最開始的時候效率最高的是什么呢?放在微信群里紅包的圖片截圖放進去,這個點擊率就會最高。后來規則里面就寫明白了,就是完全不允許,配圖不允許模仿微信UI,模仿就會被封掉。
后來又去做步數類小程序,叫運動步數換購商場。首頁的一個簽到紅包的裂變玩法,累計給我們帶來了一百多萬用戶:用戶點簽到領紅包,開了一個之后,按鈕提示“還可以再開四個”,用戶點再開四個就會顯示:只有轉發給好友,好友領取紅包后,他才可以立即領取,如果不想轉發,就必須等好幾個小時才能領取。
這里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如果你不把“不轉發等幾個小時也能開紅包”這個標記上,那就變成了強制分享,就一定會被封。后來很多朋友問我們,包括我們的客戶也問,哪個功能點好,我們就會推薦這個開紅包的套路。
我們還摸索了很多模板消息也被封。因為要召回用戶,運動步數換購商場小程序的七日活躍留存,現在都還可以做到50%以上,甚至60%。這款小程序8月份上線,兩個月用戶做到三百多萬。因為有利益在,這里有意思的點是說,模板我們經常被封,上個星期模板消息又被封了,封到10月28號。
新增留存本來就比較難提升,沒被封之前次日新增留存在25%左右,模板消息被封之后,立馬就變成了12%。
被封之后,我甚至還去小程序社區里面去問,diss官方,我說我們小程序創業團隊本身就很艱難,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好不容易把留存做的這么高,現在這樣一搞我的留存掉一半,我說這樣玩下去,讓我們很受傷啊。結果管理員回復:本來按照規則,封了4次以上就要永久封禁了,正是因為鼓勵創新,所以你被封第六次了還只是封你半個月。
我們真是摸索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模板,也都被封,測試期間我們會對比,什么樣子的模板召回率最高呢?我們當時召回40%左右。其實我也問過微信那邊的朋友,說沒人舉報他們也不會管,但只要有人舉報就一定會處理。所以,這是讓我們最蛋疼的。
呵呵,業內的人也是很有趣。“我問了一些舉報別人的人,他說我就是舉報一下,看一下你們會不會被封,不會被封我也這么干。”結果就導致我們經常被封,就很坑爹。你想啊,普通的用戶肯定不會去想舉報你一下子玩玩,肯定不會啊,提醒用戶有錢取肯定很開心。而且我們都是冒著巨大的風險,提示用戶讓他來提現。
還有就是,比如一些進度通知,簽到通知都不讓做。之前這些并沒有寫進規則,現在微信都已經寫到規則里去。如果你的產品不是打卡類的小程序,或訂閱內容的小程序,都不允許推簽到提醒,訂閱提醒的模板消息(如果產品量級不大,做了只要沒人舉報就不會被封),官方也是不斷地在完善自己的漏洞。
所以,我們真是費盡苦心,測試了好多,后來由于小程序服務通知太受限制,我們就想盡辦法把流量導出來。比如提現必須得關注服務號,驗證成功了才能夠提現,還有就是關注公眾號給你送步數,進群等等方法,這個小程序的七日留存才能做到60%。
小程序的服務通知很容易被封,但是服務號的模板消息它比較不容易被封。因為背后“舉報的閾值”不一樣,小程序舉報人數不多就很容易被封。但隨著服務號粉絲基數大了之后,舉報的人數肯定會上升,所以,我們服務號也是注冊了四五個,每個服務號粉絲控制在30萬(我們測試的30萬以上的粉絲,全量推模板消息容易被封),現在已經導到第三個號,粉絲也導出來快70萬。召回用戶效果就會很好,同時群里面我們也會及時推群,去觸達用戶。
我們一直在做微信生態的用戶裂變,在我看來微信生態里面的流量其實就是四大流量池:個人號,微信群,服務號,小程序,其實很多人都沒這個意識,都只是做其中一個。像我很多做步數類小程序的朋友,他們問我,怎么死活只能做到30%的留存,甚至好幾個產品只做到20%的留存,問我,我們是如何做到50%以上的?
其實,他們只考慮做小程序,并沒有考慮還可以做其它流量池矩陣。在我眼里小程序只是其中的一個載體而已。
這四個流量池各有優劣,比如個人號適合小企業冷啟動做老帶新、通過朋友圈建立人設、做付費轉化率,具備高粘性高轉化的特征。社群適合中型企業在個人號的基礎上做:一方面可以做小規模裂變,另一方面可以把付費率在提升10%以上;而服務號則是擁有中心化裂變流量,再通過模板消息分配流量的能力。
但由于公眾號生態已經趨于成熟:目前做服務號裂變一天漲粉3萬就很容易違規,所以必須擁有矩陣,現在微信在扶持小程序,小程序一天裂變1百萬的流量都不會被封禁,然后導流給其它流量池。充份利用各自的優點,以多點去觸達用戶,讓用戶和產品形成一個高頻的印象。
意思是什么呢?不要只做小程序,做小程序很容易被封,我們也沒辦法,被封就很慘。
話說回來,為什么我們堅持短平快去做各種測試?你不去試怎么知道規則邊界在哪里?你的裂變效率之所以能夠比別人高,肯定是因為你是最接近規則邊界的(甚至很多時候一開始是越界的),你掌握了別人不知道的高效率的方法。
總結下來,其實最不能碰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多級分銷,一個是轉發送什么東西。但是要弄一個時間限制,其實轉發就送什么東西,只不過是說兩者的結合,判斷上面會寬容一點而已。
繼續說我們做產品的思路,一是憑感覺,去感覺產品的設計能不能打動用戶,或者說設定的一些卡位環節能否驅動用戶,讓用戶按照我設計路徑去完成轉發。第二個則是所有的產品一定要親自去體驗,其實這也是一種感覺。
像趣拍賣小程序,完全靠靈感,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如果你想穩定地保證裂變的效率,靠紅包。像trytry小程序的送面膜的傳播就極其簡單,trytry和我們也有合作,我們小程序給trytry導流了非常多的面膜用戶,幫忙優化裂變路徑,上周trytry小程序已突破一千萬用戶。
微信很多時候也是看類目,有一些類目微信它的容忍度就會高。像很多線下場景式的裂變,如果是給線下商家進行裂變,容忍度就會更高一些。比如電商的場景容忍度就會相比其它就會高,同樣是積分式的,讓用戶點小程序就給用戶送錢,這個其實是屬于破壞微信生態的行為。所以,純線上的玩法微信官方就會判定:你是做了打擾用戶的事情。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