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拼購”已經成為廣受剁手族所青睞的網購模式,而主打社交電商的拼多多勢如破竹,以迅猛成長起來的活躍用戶數撼動原本穩固的電商江湖。興起的社交電商,越來越受到傳統電商巨頭的重視。 日前,“京東拼購”宣布面向全品類商戶啟動獨立招商。就在今年3月16日-22日,京東就曾打出“低價不低質”的旗號,在微信及手Q推出了“京東拼購節”。 另一大電商巨頭淘寶也在3月16日上線了一款名為淘寶特價版App,同樣是以低價商品為主打。這些電商巨頭近期頻頻在“拼購”這一模式上做文章,也被解讀為針對迅速興起的拼多多所做出的防御措施。 事實上,此前拼多多引領的“拼團”模式就已經引起了淘寶的重視。去年7月,淘寶上線了“拼團”這一新功能,賣家可通過分享邀請好友組團,成團后可享受賣家商品的讓利,這一玩法與拼多多的“拼團”如出一轍。而日前淘寶特價版的上線,這意味著淘寶基于自身“消費分級”的發展趨勢,選擇在“拼購”這一低價商品市場上再度加碼。 盡管面對來勢洶洶的拼多多,阿里和京東均對此前傳聞的成立“打多辦”予以否認,不過借助于微信社交平臺的拼購模式以及野蠻擴張,拼多多這個迅速成長起來的“第三極”確實已經對淘寶及京東構成了威脅。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拼多多的付費用戶數已從2016年的1億多增加至3億。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唯品會,成為僅次于淘寶和京東的第三名。此外,極光大數據今年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拼多多App在2017年滲透率躥升至19.4%,超過唯品會和天貓,位居第三。而名列前兩位的手淘、京東分別為53.3%和20.6%。 不過,拼多多在野蠻擴張的同時,也因極力追求低價及GMV而導致品控環節缺失的問題頻發。中國電商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針對拼多多的投訴量占到行業的13.12%,高居首位。據該其統計,針對拼多多的投訴主要集中在疑似售價、虛假發貨、貨不對板等的問題。 因此,從京東拼購反復強調的“低價不低質”口號來看,顯然意在對標飽受詬病的拼多多拼團模式,來彌補與對手廝殺的劣勢,為其進軍拼購行業的征程開路。不過缺乏類似拼多多那樣濃重的社交電商基因,京東拼購這一路恐怕還是沒那么容易。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