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兩家企業消息不斷,盒馬鮮生宣布將在全國5地同時開10家新店,除了北京、上海新增店面外,杭州、深圳和貴陽均為首開,每日優鮮也正式公布了C+輪2.3億美元的融資信息。盒馬鮮生邁向二三線城市 每日優鮮能抵擋進攻嗎?
表面看似相同的兩家企業,背后則是兩套完全不同的運營邏輯。
隨著盒馬鮮生渠道下沉工作的進行,會多大程度影響到同樣主打快速配送的每日優鮮的未來發展呢?
復制的高效性是競爭關鍵因素
從此次盒馬鮮生5地同開10家新店的消息中,我們找到以下關鍵信息:1.由北京和上海代表的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此后的開店城市將包括南京、武漢、西安等;2.盒馬鮮生接下來將以模式輸出為主要擴張模式,阿里和盒馬鮮生方面負責鏈條的品控和資源銜接等工作。
這也為盒馬鮮生的擴張做下新的注腳,在此之前曾有輿論質疑過盒馬鮮生如一直采取自營模式是否會影響其擴張性,現在看來,該問題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解決方案。
在每日優鮮的擴張路徑中,主要是借助微倉的輻射力進行。在每日優鮮的官網上,我們也看到招聘微倉的合伙人的信息,主要負責門店經營和配送工作。考慮到每日優鮮的SKU相對較少,門店的競爭力無法與周邊的同類門店競爭,其業務的大半應該是來自線上。
而盒馬鮮生采取的是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用線下體驗來提高線上購買率,也即,線上線下購物場景的互補,流量使用率和變現能力更優,我們也體驗了北京和上海的幾家門店,幾乎是處于爆滿狀態。
這自然意味著,在配送端每日優鮮多依靠合伙人來完成,一家門店的配送員大概為5-10個,基本是靜態的物流管理方式,彈性空間相對較小,若遇到訂單激增,恐很難滿足配送時效性需求。
與此同時,盒馬鮮生則更加中心化,在某個區域集中一定的商品,由菜鳥網絡根以大數據為依據進行統一配送,如此可降低每單的物流成本。
此外,我們更為擔心的則是每日優鮮的渠道下沉工作,當深入到三四線城市之時,由于當地的生活半徑相對較小,且價格敏感性相對太突出,每日優鮮此類通過SKU來獲得品牌溢價的做法將受到相當大的挑戰。
精選SKU模式本身并無問題,相反,在發展初期可以此來掌握有效的品類,并獲得珍貴的種子用戶,在一線城市具有品牌溢價的基礎和條件。
C輪系列融資共計拿到3.3億美金的每日優鮮,自然不會固守一線城市,如若模式不進行一定調整,是很難適應接下來的渠道下沉工作。
渠道的下沉和擴張的質疑,也曾一度出現盒馬鮮生身上,北京和上海門店主打的帝王蟹是否同樣在三四線城市有效,曾是不少媒體的關注點。
隨著模式輸出成為渠道下沉的主要思路,該問題的解決思路已經基本清晰,盒馬鮮生輸出模式亦包括標準,帝王蟹雖不見得在各地都是爆款,但各地都可在此模式下打造屬于自己的爆款。
就目前來看,每日優鮮的模式很難在二三四線城市復制且明顯要重于盒馬鮮生,這會很大程度上限制其擴張的效率。
誰能把控全產業鏈誰又先退出?
生鮮電商的關鍵點并不在用戶端的流量獲取和營銷,事實上每日優鮮靠“99減80”的促銷手段已經實現了流量的高速增長,在我們看來,生鮮電商難在對產業鏈全鏈條把控,由產地至用戶手中的所有環節。
在此之前,生鮮電商多將重心放在倉儲和物流的品控上,確實也提高了產品的損耗成本,卻忽略了產地自倉儲的品控,出現假冒產地以及主干物流運輸成本過高的問題。
每日優鮮之所以選擇精選SKU的微倉模式,其主要意圖也是希望以三公里兩小時配送來降低動輒數天的物流運輸,降低損耗,微倉門店本質上就是分散在社區中的倉庫。
而在我們看來,每日優鮮之所以選擇600個左右的SKU,其關鍵因素并非是單一的以品控為出發點,也有在供應鏈上游的控制力限制。生鮮電商只有深入產地田間,才有可能獲得高品質的產品,我本人曾經做過此類創業,深知許多生鮮的失控在田間已經開始。
每日優鮮的問題在于,若擴大SKU,將加大微倉的運營壓力,如若維持現狀,渠道下沉等工作便無法正常開展。
換言之,600個的SKU是對當下品控不足的折中之舉。
盒馬鮮生以及背后的阿里最近可謂動作頻頻,在今秋的大閘蟹物流站中,易果旗下的安鮮達與EMS結盟,以產地倉實現全鏈條把控,據相關媒體披露,到2020年,安鮮達的產地倉將增加至56個,分布在全國主要的生鮮集中原產地。
以物流將產業觸角伸向生鮮原產地,其用戶便是解決在產地的品控問題,盒馬鮮生作為阿里新零售在生鮮類的重要嘗試,自然是要享受此模式帶來的諸多好處。
在9月26日,阿里也宣布了對菜鳥網絡5年高達千億級別的投資,其中生鮮物流將成重要發展方向,產地倉將作為優先發展項目。
對于盒馬鮮生,我們應結合阿里全生態進行判斷,門店既有展示亦可靠菜鳥網絡支持,獲得三公里內半小時的配送效率,也借產地倉將品控延伸至產次上游,這些都并非單一企業短時間內可完成。
如此,盒馬鮮生模式輸出模式的本地化路徑也基本清晰,用產地倉將品質從田間開始抓起,線下大商超模式又可確保品類結構的完整性,線上又有阿里C端流量的支持,在本地化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相比之下,每日優鮮的單店SKU和客單量由于相對較小,很難支撐當地大規模采購。
若以此標注來看每日優鮮,若繼續以單打獨斗姿態來擴張市場,接下來并不會如在一線城市那般順利,先烈們失敗的教訓會不斷在其身上重演。
在貨損方面,盒馬鮮生由于有線下門店,晚上便可以做到全部出清,且是帶銷量了,高毛利。而每日優鮮只有線上,出清的成本和平常正常售賣的成本是一樣的,利潤相應就較低。
無論是許鮮、愛鮮蜂還是社區001,都是擅長營銷和導流的高手,但輸在了對行業的深度耕耘上,如愛鮮蜂雖然也以快速配送為切入,但產品的品質和品類優化并未得到提升,其后開設線下門店已經難擋衰退趨勢。
每日優鮮在發展之初也是靠模式創新和營銷獲得先發優勢,也采取過“99減80”的大手筆補貼模式,但是長尾效應并不明顯,在阿里大流量支持下的盒馬鮮生攻城掠地勢頭之下,每日優鮮也到了該調整的時候。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