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所剩不多的淘品牌代表,服裝電商茵曼最近轉戰移動端且動作頻頻,繼6月在廣州發布了全球最大的二維碼,表達其向移動端轉型的決心外,8月上旬又在廣州T.I.T創意園舉辦了首次茵曼粉絲見面會。
茵曼的布局正因應了專家的觀點,移動互聯網迅速崛起使電子商務正在從流量經濟加速向粉絲經濟轉變。而當年靠流量紅利和爆款策略盛極一時的淘品牌,不但在后PC時代逐漸落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更顯得力不從心。
電子商務移動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但其進化速度之快,還是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據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6287.2億元,其中移動購物交易規模為1683.9億元,移動端滲透率達到26.8%,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個百分點。而2013年,移動端購物2740億元,占比僅為14.5%。在PC時代網購領域一家獨大的阿里系,在移動購物領域仍舊占據領先位置。根據阿里公開數據,其2013年移動端交易額2320億元,在移動網絡購物市場整體中占比為84.7%。
預計,2014年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將超8000億元,移動端交易占比達30%。分析認為,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民購物習慣的變化、移動購物場景的完善、移動支付應用的推廣,將共同推動中國移動購物市場的快速發展,預期2016年移動購物占比將突破50%,2017年交易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有機構也預測,2018年移動端的交易額將占據線上商品銷售總額的54%。
電商企業加速向移動端遷移給行業帶來諸多新的變化。與PC時代的流量經濟不同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是粉絲經濟時代,這對企業如何把握由PC購物向移動購物轉移的節奏、方式都提出了挑戰,移動時代的營銷變局、物流變化、如何經營粉絲以及如何運用大數據等都成為擺在電商企業面前的難題。
PC時代缺少與消費者準確及時溝通的工具,但移動互聯網時代不一樣了,微信的橫空出世,立即就被企業用于與消費者溝通,并通過大數據系統達到個性化、精準、前置推送的效果。這時,信息不再被認為是騷擾,而是商家及時貼心的服務。用Micronet微信商城搭建的微信購物平臺,則成為企業從PC購物轉移移動購物的戰略武器。
PC端購物和移動端有何不同呢?從一組數據可見一二。
據服裝電商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在微博透露的旗艦店2014年7月的銷售數據,PC端日均訪客數63萬,日均瀏覽量132萬,客單價152元,成交回頭客占比43.9%;而無線端日均訪客數28.2萬,日均瀏覽量170萬,客單價142元,成交回頭客占比38.7%。
對比數據可以看出,移動端日均訪客量雖然仍不及PC端,但其瀏覽量已經遠超PC端,這表明移動端雖然入口分散,但消費者瀏覽次數和瀏覽時間更多,移動端購物正在成為被消費者接受的重要模式。研究表明,PC端購物更多是目的性強、理性的購物行為,而移動端更容易造成沖動購買。
造成沖動購買,與移動端具有更多的社交功能和社群概念相關。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及零售商協會Shop.org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有57%的智能手機用戶會在移動端訪問店鋪的網站。大多數用戶希望通過移動端搜尋網上是否有折扣,這就為移動促銷和移動優惠券創造了很大的發展潛力。另外,也有43%的消費者表示會在店中使用手機對比其他網站的價格。而在此之外,更多的消費者使用移動端瀏覽商品是為了獲得產品圖片,然后和家人朋友進行討論。
作為移動業務負責人,茵曼運營副總監楊勛忠認為,要達到茵曼創始人方建華要求的移動端占比達70%的目標,一是要培養老客戶養成移動購物的習慣,保持現有銷售。另一個角度看,移動端是場景購物,你不積極拉粉,粉絲就會被拉到別的移動平臺上去。“主動被動都要做好消費者轉移。”二是在PC端客戶往移動端遷徙的時候,要通過新的推廣營銷方式拉新客戶。
他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購物已經從流量經濟轉向粉絲經濟,PC端促銷講究的是玩花樣,而移動端促銷講究的是維護粉絲,如何跟粉絲互動是關鍵。因此,PC時代的營銷方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將被淘汰,未來營銷肯定不會單純拼打折促銷,更多是拼情感營銷,拼粉絲黏度。也因此,他強調茵曼移動事業部沒有KPI,官方APP 99%的精力更主要的意義是做社區、與粉絲互動,而不是強調銷售。
正因為如此,有觀點認為,目前中小微企業做電商、擠到天貓淘寶開店,流量成本和門檻都已經太高了,而移動互聯網將是實現“彎道超車”的必然選擇。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yixieshi.com/88029.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