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輸密碼,不用按指紋,只要刷“臉卡”就能完成支付輕松購物,是不是很神奇?昨日,記者從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獲悉,該院已成功研發出國內首套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系統,預計明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據介紹,人臉識別支付系統是一款基于人臉識別系統的支付平臺,于2013年在國外首次面世,但在國內還是一片空白。從去年開始,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在國內首先啟動了人臉識別支付計劃,經過一年的研究,成功攻克了相關核心技術難點。
“性能、安全性、運行速度是人臉識別支付系統的三大核心技術難點,也是消費者使用這套系統最關心的問題。”中科院重慶研究院智能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周曦說,實際上,該中心在人臉識別系統上已有較成熟的技術儲備,其成果在人臉識別邊檢站自動通關系統、動態人臉識別考勤機等方面已有應用。“通過我們在全球首創的全天候移動式同步人臉采集陣列,即使在光線多變、背景復雜、人群擁擠等不利環境下,人臉識別也能保持穩定的性能。”
他還告訴記者,目前,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亞洲人臉數據庫,已采集到約5000萬張圖片。該系統在此基礎上,形成了200萬個人臉特征數據,因此對人臉的任何細微差別都能精確識別,也不會因為人臉變胖或變瘦而無法識別。
那么,這套系統如何保證銀行賬戶或支付賬戶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盜刷?
周曦表示,系統能進行活體檢測,如果有不法分子制作臉膜或者偷偷拍下照片來“冒充”盜刷別人的銀行卡,是不會得逞的。
如果事先錄制一段錄像呢?“那也不行。系統允許消費者設置安全等級,當大筆交易時,可以像輸入‘驗證碼’一樣,讓刷卡者讀出一組數字,通過唇語來分析到底是不是持卡者本人,進一步提高了刷‘臉卡’的安全性。”他補充道。
據悉,由于采用了超級計算機,該系統的算法性能更好,人臉識別的計算時間不會超過一秒鐘。預計整個支付過程僅需4-6秒鐘就可完成。
目前,相關研究人員正在制作該系統的APP,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使用。屆時,用戶只需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安裝這個APP,同時將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與系統關聯,并由系統采集用戶的人臉特征作為“密碼”。這樣,在使用時,用戶僅需對著攝像頭拍一張照片,就可以進行人臉識別和快捷支付。
周曦透露,之后,他們還將研發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終端機,屆時,實體商家通過在收銀臺處布置一臺帶有攝像頭的終端機,消費者對著攝像頭拍一張照片,系統就會在數據庫中搜索這張臉,并將其與儲存的支付信息進行匹配,并最終準確進入該用戶的賬戶,待商家與用戶確認了消費金額后實現快速支付,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無卡支付,讓消費者做到無錢包購物,甚至可能完全替代現有的POS機。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70302/219512.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