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民老公”王思聰的一條微博“沒看過《一步之遙》的童鞋們,恭喜你們……躲過了這一劫。”開始了新一輪撕逼的口水戰,也給上映以來就站在風口浪尖的《一步之遙》送上“最后一程”。但據業內人士爆料,為了拿到該片的發行,萬達影視開出了10億元的保底票房,并已支付30%,可惜到今日,《一步之遙》的累計票房不過4.5億,而且全國排片已跌至15%左右,票房想沖破10億,幾乎不再可能,能撐到7億也算是幸運。但作為萬達少東家,王思聰這樣拆自家的臺,是因為被影射惱怒成羞,還是因《一步之遙》還未及格的票房,秀出“撕破臉”的萬達官方態度,或者是在《微愛》《智取威虎山》等賀歲片夾擊下發行方和制片方聯合炒作的最后一搏?
審丑心理作用下臆造出負面營銷模式
如果單窺影片,《一步之遙》或許映射著現實中國的某些現狀,文章飾演的紈绔子弟武七暴發其外、敗絮其中,給現實社會狠狠打了一巴掌,倒也是作為一種藝術形態的電影價值所在。但可笑的是《一步之遙》片方的態度惹毛了投資的萬達公子,你打我臉,我就死磕到底,哪怕沒了面子跌了形象,也得落個“光明磊落”,就在王公子這樣率性地死磕著,故事就慢慢演變成“你傻×”“你才傻×”的循環對罵,旁觀者不斷轟轟湊熱鬧哈哈看笑話,剛好應驗“審美不如審丑、偶像不如嘔像”的審丑時代課題。
曾幾何時,那些令人震驚、讓人無語的“雷人雷語”充斥網絡占據熒屏;鳳姐、芙蓉姐姐、小紅帽開始成為新聞焦點,“丑”開始有了新的價值,也不再需要掩飾,甚至可以自信而夸張地展示,將美驅除到人們視野之外,社會開始進入全民“審丑時代”,主角們各有各的殺手锏,不怕雷人就怕雷不死人,為成名,各種奇招怪招搏出位,形象尊言盡失底線倫理全無,炒作、惡搞成為成名發財制勝法寶。為成為熱議話題,為領銜潮流,為秒殺對手,90后也開始出來嚇人,畢業生出來賣情趣用品,90后小男孩動不動就要分1個億給員工,“雷人雷語”成為他們的必殺技,屢試不爽。“雷陣雨”越下越大,而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電影娛樂行業顯然深諳其道,去年三部國產片“富二代”(《富春山居圖》《不二神探》《小時代》)就運用此技賺得盆滿缽滿。在全民審丑時代的背景下,一種新的營銷方式:負面營銷開始浮出水面。“沒有爭議就不是好作品”成為衡量和評價電影電視作品新的注解,“越吐槽越賣座”在電影電視劇推廣宣傳中廣泛運用,再加上社會化營銷助推,電影在短時間內制造更大聲音獲得更多曝光,天雷滾滾的于正劇便是熟練此招的掌門人。
如果人們對負面評價的關注是因為生活節奏加快導致壓力增大,開始對平淡的日常生活無感遲鈍甚至麻木,對好評開始排斥非議甚至抵觸,只有分歧才能帶來強烈的感觀刺激,滿足獵奇心,實現娛樂和消遣。那么看丑看笑話就變成人們消費明星/意見領袖追逐怪異另類的群體意識,這不只是我們自己心中的“丑”在作怪,也反映出社會群體中深層次的精神丑陋,尤其是明星公眾人物當道,不管是大肆宣揚還是詆毀反抗丑惡,都客觀助長無知群體去關注丑、消費丑,偏偏社會化營銷的企業利用了以上心理,演變成真正的鬧劇。王思聰與《一步之遙》的罵戰不管是否會以言和告終,但微博上#一步之遙大戰王思聰#話題獲得的1.7億閱讀量確實“成就”了審丑心理也滋生出負面營銷模式,這不能不怪我們自己,明明知道丑、差、壞,卻就是忍不住觀看、議論、傳播!
滿盤皆輸還是滿盤皆贏的事件營銷
其實《一步之遙》剛剛上映,響鈴這貨朋友圈就被姜文的九步之遙刷屏,想必這次《一步之遙》運作團隊足夠有互聯網思維,可惜的是姜文對自己的電影過于自信,首映禮后《一步之遙》就陷入了差評的困窘。而就在排片大幅下滑的時候,和頗具互聯網思維的微博紅人王思聰公子“打情罵俏”也是別有一番滋味,這實在不能阻止響鈴這貨意淫這是場好戲。
1、以電影內容為討論元素,緊扣主題。對于電影人們討論的莫過于演員、導演制片人、發行方和內容質量。姜文、葛優等的明星效應消耗殆盡后,作為電影故事本身就成為最大的話題,萬達公子這一日連哄三炮對準的就是其內容,雖有喜愛是個感觀詞,“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王公子越說惡心,人們的好奇心越強,越容易掏錢看看到底有多惡心。為了哄人們進電影院,《一步之遙》算是加足了馬力,制造出足夠的噱頭,不得不佩服。
2、借用“國民老公”制造轟動效應。如今信息量早已過載,要想突出重圍就得另辟蹊徑,作為社會化傳播的主戰場,要吸引微博足夠多的人氣,坐擁800萬粉絲的“國民老公”王思聰自然是最佳代言人,而王思聰果然沒讓眾人失望,延續一貫“風趣惡搞無厘頭”再加“率性單純不做作”的風格創造出突破性的話題,瞬間引起熱議,微博熱門榜第二便是成績。
3、你來我往激起持續關注。話說這《一步之遙》大戰王思聰真是一波三折,你來我往,好幾個回合,打得不可開交。事件營銷能短時間制造轟動效應,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出意外,后續還會精彩不斷,以保持持續關注。要知道人們的關注注定不能持久,一個事件不可能長時間炒作,當媒體和公眾開始厭倦疲憊,要么制造新的G點,要么收手,留下一片遐想的空間。
雖然這次王思聰爆粗口掉了點個人魅力值,但生意人一定懂得怎么做一場劃算的買賣。在媒體分散、去中心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拉扎斯菲爾德的“二級傳播”理論恰好詮釋了這次事件營銷背后的邏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有些人是消息和影響的重要來源,這部分人比一般人接觸媒體頻繁,更留心媒體的各類信息,對有關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他們在網上發表信息和表達看法,在網絡輿論表達中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感染力,這些人就是“輿論領袖”。不管這次口水仗是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真人秀,最終是滿盤皆輸還是滿盤皆贏,但響鈴這貨必須給這個話題貼上罵戰營銷的炒作事件標簽。最后響鈴這貨必須提醒一句:如果只是利用平民的審丑心理,打點口水仗就能贏得口碑,那真正偉大的藝術又該站在什么角度去審視世界!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文章轉載于:http://www.chinaz.com/biz/weishang/2016/0707/548734.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