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朝九晚六的上班族,在“吃”上感觸最深的便是:每天早上連早餐都顧不上吃便要去擠公交,中午吃不好,外面的東西明知不衛生沒營養卻也沒辦法,晚上下班想去買菜不知去哪買,菜市場早關門了。就算有得買也要穿街走巷,這對于六點下班急著趕回家的上班族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生鮮電商適時而起,瞄準白領一族和中產階級。因為他們的收入較高,對幾元錢的差價并不是特別在意,而且他們平時沒有太多時間逛菜市場或集貿市場,加之他們中大多數人原本都有網購習慣,且具備上網條件,因此他們成為了生鮮商品的主力消費群體。
在忽略價格差異的情況下,生鮮電商可以為他們提供方便、衛生和良好的生鮮消費體驗,為他們提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即上班選菜,下班收菜,回家做菜。
當然這里的所謂“上班選菜”并不是給大家出餿主意說在上班時間偷著網購生鮮。而是上班途中在公交車上、或中午休息時可進行網購。
但我們不可能隨身帶著電腦,如能在手機上進行購買會方便很多,有什么問題也可以及時和商家進行溝通。曾聽說有些公司為了禁止員工在上班期間網上購物,還安裝了什么軟件,員工在公司是無法網上購物的。所以,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要手機出手。
手機購物現在已經離不開一個詞:微信商城。民以食為天,每個家庭都離不開飲食消費,這就注定了網購生鮮是一個重復購買率相當高的生意。生鮮微信商城的崛起也將是必然之勢。
網購生鮮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難題:中國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比較低,同樣是3斤豬肉,肥或者瘦,什么部位的肉價格,品相,烹飪需求都差很多。但電子商務往往無法讓老百姓看到實物,所以自然購買體驗就不會好。
另外有的時候,老百姓已經被線下渠道品相完美但都是化學方法進行保存而忽悠。比如橙子要打蠟,這樣才顏色一致。電商送上門一個原生態的橙子,反而可能被認為品相不好而退貨。
然而這樣一個難題通過微信商城卻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微信作為即時溝通工具,顧客購買生鮮前,如果對產品哪方面不清楚可直接在微信商城上向商家咨詢,商家要做到的是如實答復,以確保到手之貨物能符合顧客的需求。
這樣的購物體驗也可以增強顧客信心,增加客戶粘度,提高重復購買率。
生鮮電商作為一個新起之物,在市場培養階段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如何通過好口碑的積累迅速建立起優勢呢?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似乎便是為此而生的。
當客戶在微信上購買了生鮮或把這些生鮮做出一道道的美食之后,有不少會在微信上曬曬美食照,炫耀一下自己的廚技和生活情趣。
這是一個“分享”的時代,大家有什么新鮮好玩的東西都愿意拿到朋友圈里給大家樂呵樂呵。這種快速分享到朋友圈的方法其實無形中在為生鮮商家做免費宣傳。一傳十十傳百,朋友圈的傳播力量是不可限量的。
當然現在很多生鮮電商還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生鮮商品的配送時間要求高。普通快遞如果家里面沒人還可以過一天再配送,而生鮮商品如果配送時間不精確,則會造成食品無法食用。
必須家里面有人,而很多年輕人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完全錯開了配送公司的常規配送時間。這個問題的解決可以借鑒優菜網的“像送牛奶一樣送菜”,提供配送箱,這樣就變成“菜等人”了。
生鮮電商,巧妙結合微信,很難不受熱愛方便、熱愛生鮮優質農產品的吃貨歡迎,市場前景一片光明,你看到了嗎?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61221/207487.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