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科特勒,是現代營銷集大成者,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博士見證了美國40年經濟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榮興旺的歷史,從而成就了完整的營銷理論,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美國大型公司的企業家。他亦曾擔任許多跨國企業的顧問,這些企業包括:IBM、通用電氣、AT&T、默克、霍尼韋爾、美洲銀行、北歐航空、米其林等等。此外,他還曾擔任美國管理學院主席、美國營銷協會董事長和項目主席以及彼得·杜拉克基金會顧問。
營銷是現代企業中最容易令人誤解的職能之一。
在我看來,名列《財富》雜志(Fortune)500強的企業中,只有少數——如寶潔(Procter&Gamble)、伊士曼-柯達(EastmanKodak)、雅芳(Avon)、麥當勞(McDonald's)、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施樂(Xerox)、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以及卡特彼勒(Caterpillar)——真正地理解并實施了成熟而完善的營銷。其他大多數公司只不過是自以為它們在實施成熟而完善的營銷。一家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的首席執行官曾說過:“我那時以為我們正在做營銷。我們有一位主管營銷的公司副總裁、一支第一流的銷售隊伍、一個經驗豐富的廣告部門和精密的營銷規劃程序。這些把我們給騙了。當危機來臨時,我才意識到我們生產的汽車并不受市場歡迎。我們沒能對新的需求做出回應。我們的營銷部門只不過是一個改頭換面的銷售部門。”
在工業品公司中,管理層也時常將銷售和營銷混為一談。銷售和分銷在營銷組合(marketingmix)中唱重頭戲,廣告只是個不起眼的小配角。在公司里,營銷人才絕大多數——即使不是全部的話——來自銷售部門。公司內的“品牌管理”人員——他們能考慮到長期產品戰略以及所涉及的財務問題——往往難以同上述銷售出身的營銷人員達成平衡。
事實上,銷售主管的思維方式同營銷主管有很大的區別。一位營銷主管最近抱怨道:“我花了差不多5年時間去訓練銷售人員從營銷的角度思考問題。而在許多情況下我的努力都失敗了。”
銷售主管們傾向于這樣思考:
重銷售額而輕利潤 他們的目的在于增加當前的銷售量以完成定額任務,拿到豐厚的酬勞和獎金。他們通常不在意不同的產品或客戶群所產生的利潤差別,除非這些差別能在薪酬中反映出來。
重眼前而輕長遠 他們關注當前的產品、市場、客戶和戰略,一般不會去考慮今后5年內的產品/市場擴張戰略。
重單個客戶而輕細分市場的客戶群 他們對單個客戶和影響某一具體銷售交易的因素了如指掌,但對制定細分市場戰略不大感興趣。
重現場工作而輕案頭工作 他們更愿意嘗試向客戶兜售商品,而不樂意制定計劃和戰略以及設計實施方法。
與此相反,營銷主管們想的是這些問題:
利潤規劃 他們圍繞利潤來規劃銷售額。他們的目標是對產品組合、客戶組合和營銷組合進行規劃,從而在可接受的風險范圍內獲得有利潤可圖的銷售量和市場份額。
長遠的趨勢、威脅和機會 他們研究公司如何能將這些因素轉換成新的產品、市場和營銷戰略,從而確保長期增長。
客戶類型和細分市場的差異 他們希望找到辦法為最有利可圖的細分市場提供更多價值。
良好的市場分析、規劃和控制系統 他們擅長于處理數字和解決營銷計劃所涉及的財務問題。
一旦公司管理層認識到銷售和營銷之間的這些差別,就可能會決定設立一個負責營銷的高級職位。(文/電商報)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60921/193359.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