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是阿里巴巴第三任CEO張勇接棒一周年的日子,而在此之前,阿里將于5月5日美股盤前發布2016財年財報,這也被視為張勇上任一年來一份重要的“成績單”。
在擔任CEO之前,張勇就是業內聞名的“戰將”,這不僅僅因為他是“雙十一”的發明者,也因為他善于從商業對抗中找到樂趣。
在出任CEO后,張勇發動了代號為“一路向北”的戰役,以天貓超市和天貓電器城為先鋒,大力進攻北京和北方市場,通過線上線下鋪天蓋地的廣告,加上“紅包雨”、“一分錢商品”、“當日達”等營銷手段改變天貓在北方對京東的防守態勢。今年張勇更是把“一路向北”升級到中國主要大城市。
上任的一年里,他一手推動了對蘇寧283億元的投資,此后又用45億美元私有化優酷土豆。除此之外,這一年中還有餓了么、Magic Leap、魅力惠等多項大手筆投資,這些均體現了張勇對未來的布局。
張勇在手機淘寶推動內容化、社區化建設,并且力挺網紅經濟,打造阿里的內容生態,把淘寶天貓從消費者逛商城變成消費者看的媒體。同時UCWeb開始轉型發展信息服務,俞永福帶領擁有4億用戶的UC,UC頭條、神馬搜索和阿里媽媽形成內容生態。張勇意圖打造一個以大數據為基礎,集成視頻、搜索、信息流、效果廣告和品牌廣告于一體的阿里營銷平臺。
通過一年來阿里的動作,以及近期投行發布的報告,我們不妨來提前預測下阿里此次財報的看點。看看張勇在過去做的這些事情,財報中會有哪些體現。
不得不提的GMV
阿里并不是一家特別看重GMV(中國零售市場的交易總額)的公司,在去年的一封公開信中,馬云曾經這樣講到:“阿里共有34000名員工,其中,專門從事‘中國零售市場’與GMV有關的員工數僅不到一萬人”。
“很多人把我們和其他電商公司混為一談,并因此用我們的GMV增長率作為對我們模式的評判標準。實際上,狹義的電子商務僅僅是今天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的一部分,我們追求的是打造一個開放、透明、協同的商業基礎設施平臺。”
然而張勇在這一年內,依舊把阿里巴巴的GMV做到了全球第一。3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就宣布了2015財年GMV突破3萬億,超過沃爾瑪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平臺。
對于“3萬億”這個數字,張勇也顯得很低調:“我們一直把GMV看作一個結果,3萬億確實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但我們更關注整個經濟體的健康程度。”
2015財年,阿里GMV為2.37萬億元,依照此前披露的3萬億規模來計算,2016財年GMV增長至少為27%。摩根士丹利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阿里的GMV成長率符合預期,同時預測第四財季GMV將同比增長21%,至7270億元,以此計算2016財年GMV將為30770億元,同比增長近30%。
分領域來看,第四季度B2C的GMV成長率預計在37%,而C2C則為12%,也就是說天貓的增長幅度遠高于淘寶。受到中國經濟大環境與阿里巴巴不斷增長的基數影響,阿里GMV增長呈現放緩態勢。不過,出于中國網購的不斷滲透和客單價的持續增長,摩根士丹利依然看好阿里GMV未來的增長。
瑞穗銀行則分析稱,阿里巴巴3月21日公布3萬億的數據,也就意味著在1月1日至3月20日的這些天內,阿里日均GMV約為80億元人民幣,而在之后的10天內,GMV應當高于這一日均數字,瑞穗預期第四財季阿里總GMV為7330億元,同比增長22.2%。
云計算依然是亮點
在上一季度財報中,阿里云營收8.19億元,同比增長126%,連續第三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被稱為阿里巴巴內部增長最快的業務。
在去年的致股東信中,馬云強調了阿里巴巴未來的三大方向:國際化、農村市場、大數據云計算。而云計算無疑成為其中最為基礎,也最具增長潛力的業務。
德意志銀行近期的一份報告指出,阿里云2015年第四季度的營收約1.28億美元,年度凈收入預估高于Google Cloud Platform,達到全球第二名微軟Azure體量的1/3。報告預計在2019年,阿里云的年度營收將達到677億人民幣(106億美元),接近德銀對AWS 2016年營收的預測。
報告稱,目前,阿里巴巴云計算規模是騰訊的10倍,百度的30倍,三家都將保持三位數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2015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云計算市場將會有149%的復合年增長率。
在近日召開的云棲大會南京峰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強調,現在99%的創新初創企業已經不再購買服務器,而是采用云服務的方式替代。“如果企業的CTO還在跟老板說要去買硬件、買服務器來發展,那就是在浪費企業的利潤。”
移動業務決定未來
今年年初,張勇在內部員工交流會上特別強調,“阿里巴巴已經從PC走到了無線,不是走向了無線。”移動業務的發展無疑將決定阿里巴巴電商業務未來的走向。
上一季度,阿里移動月活用戶達3.93億,占整個中國手機網民的64%,而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活躍用戶總數為4.07億。當季度國家統計局的公布的全國網購用戶總數為4.13億。
瑞穗的報告指出,目前廣告業務的增長主要在移動領域,廣告主更喜歡在移動端投入,阿里的業務上也會有相似的趨勢。瑞穗預計受GMV和移動業務增長等影響,阿里第四財季營收將達到23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以此計算2016財年總營收預計將達1005.1億元,同比增長32%。
2015年雙十一時,張勇就透露,本次阿里巴巴在雙十一上最大的創新是“all in 無線”。阿里在雙十一前期籌備時,將內部組織的重要資源都投入到了無線上。在雙十一開始前幾分鐘,無線端占比一度達到80%以上。
在阿里巴巴宣布3萬億GMV的當天,張勇也向新浪科技透露,淘寶團隊已經并入手機淘寶,完成業務的無線化。
為了更加適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阿里巴巴在去年調整組織架構,形成“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和業務體制。在此體制下,作為前臺的一線業務會更敏捷,更快速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臺將集合整個集團的運營數據能力、產品技術能力,對各前臺形成強力支撐。
截至當前,阿里巴巴在移動端的布局包括電商、支付、社交、視頻、搜索、地圖等。
如果之前的幾年,移動轉型是阿里的迫切需要,那么剛剛過去的2016財年宣告著阿里轉型的完成。這份財報可以視作張勇交出的成績單,更可以看做是這位70后CEO面向未來做出的發展藍圖。
(本文轉自新浪科技,作者李英楠,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微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