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一把好牌,可是打爛了”。
很多人對馬云在接受《福布斯》雜志采訪時說的這句話念念不忘。
微信快五歲了,在電商的生態圈里,除了并購入股,似乎并沒有什么其它的大動作。
當微信小店出來的時,顛覆淘寶的聲音不絕于耳;當微商開始在微信上風靡時,一波波千億市場的輿論聲又不脛走起。
從馬化騰的“微商有點意思”到張小龍微信上一切惡意營銷都將被封殺的禁令,微信為何在電商上遲遲按兵不到,外界對此充滿期待與遐想。
筆者猜想,微信在布局一盤大棋。縱觀這幾年來,微信以流量入口置換股價彌補生態上不足的事件頻頻爆發。以下是筆者的一些盤點。
和微信置換入口的企業
2014年1月,滴滴(現已和快的合并)打車完成新一輪融資,共獲得來自中信產業基金和騰訊等公司共1億美元的投資。同時,嘀嘀打車正式接入微信支付。
2014年2月,騰訊宣布與大眾點評(現已和美團合并)戰略合作,將持后者20%股份。通過此次戰略合作,大眾點評的商戶信息、消費點評、團購、餐廳在線預訂等本地生活服務,將與QQ、微信等騰訊產品合作,用戶可以通過多平臺獲取優質的本地生活內容。
2014年3月,騰訊以2.15億美元收購京東3.5億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東普通股的15%,同時,騰訊有權利在京東上市時繼續認購5%的股份,將旗下拍拍C2C、QQ網購等附屬關聯公司注冊資本、資產、業務轉移給京東。并向京東提供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臺的支持,以助力京東在實物電商領域的發展。
2015年2月女性快時尚電商美麗說正式接入微信,成為繼大眾點評、京東商城、滴滴打車之后又一獲得微信重量級接口的企業。
微信在電商領域的布局
B2C:京東購物,一級入口;
O2O:大眾點評、滴滴打車、智慧城市、電影票等,二級入口;
C2C:美麗說,二級入口;
金融:理財通、AA收款、微信紅包、轉賬等,二級入口。
微信沒有做好電商的三大原因
在拍拍網、QQ網購等電商領域布局上遭遇“滑鐵盧”后,騰訊可能想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擅長的——也許做連接比什么都做更有價值,更能能展現自身的優勢。不得不說騰訊從未放棄進軍電商的念頭,即便微信風生水起的時候也未放棄自身在電商領域的嘗試。無論是“聯姻”后微信為京東購物、大眾點評提供的超級流量入口還是自己親自操辦的騰訊微生活、騰訊風鈴、微信小店等都未迎來大面積的爆發,有些也僅僅只是火爆一時后,就偃旗息鼓了。究其原因,微信沒有做好電商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未建立一條完整的商業生態鏈
從微信在電商領域的布局來看,走的還是流量批發的路線,并沒有將社交、社群的概念貫穿進來。微信的入口價值也沒有釋放出來。除了朋友圈推廣的廣告,很難看到某一款單品通過朋友圈的社交關系鏈引爆,不僅如此,微信還禁止這種誘導用戶的利益分享。對于新型移動電商業態的微商來說,微信明確嚴厲打擊惡意營銷的行為,這讓無數通過暴力刷屏的微商們哀嚎嘆惋。微信入口的價值相當于品牌在微信里內置的APP。
第二、忽視了重B輕C
如果B端不夠重C端不夠輕,用戶的體驗會比較糟糕。舉個例子,如果通過微信的服務號買了某款產品,在購物時跳轉的是該產品的官方網頁,在實際支付的時候又會跳到微信的支付頁面,各種賬號切換,這給用戶造成很大的麻煩。如果在交易環節沒有一個完善的流程,這也會給用戶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比如維權、安全、隱私等等,在上游的供應鏈上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交易癱瘓。微信很難平衡重B輕C的關系。而這種繁瑣的整合工作需要第三方服務商的推廣。
第三、第三方培養市場的速度太慢
作為微信生態連接人與商業關鍵一環的第三方雖然早期為微信的商業化普及做出了較大貢獻,但后期漸漸脫離了微信發展的軌道,尤其是在布局O2O和智能硬件的領域。張小龍多次在公開演講場合強調微信不是營銷工具,隨著市場被打開微信了成千上萬的掘金的戰場。一時間數千家微信第三方開發公司洶涌而起,市場亂假、功能滯后、欺瞞用戶的事件越來越多,而培訓市場、教育用戶的事情無人問津,導致微信在電商領域步伐日益遲緩,也越來越謹慎。
今天,微信已經完成了一個“社交+電商+生活服務+智慧城市+O2O+金融”的全面的生態布局,正如它的slogan宣揚的那樣“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無任何盈利壓力之下,微信繼續以它孤傲高冷的姿態在兼顧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的路上一騎絕塵,或許其掌門人張小龍早已料想:對于微信來說,找到方向比怎么努力更重要。(文/品途網,褚偉)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60426/173688.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