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零售業面臨如履薄冰的困境,大批知名企業為尋求轉型,不惜“割肉”、“自殘”,“找干爹”。從“單腳站立”,到學習“雙腳走路”,實體店一路上沒少被黑。然而,看著誠品書店、宜家高燒不退,蘇寧宣布轉型成功,你還敢繼續對實體店的“雙腳走路”不屑一顧么?
“關店潮”是謠言?實體店轉型既有優勢又有短板
曾經被我們黑出高度的實體店,其實已經低調地做出一些成效。實體店的線上布局也并不如傳聞中的“光說不練”。去年所謂全球“關店潮”,事實過于偏激。據聯商網統計,截止2015年12月31日:沃爾瑪在華新開門店23家,在全國170多個城市開設了433家門店,在華關閉1家;大潤發共拓展門店31家,門店總數達335家,經營了19年,卻從未關過一家門店。
看到這樣數據,“關店潮”確有斷章取義之嫌。至少對于中國市場,電商的劇烈沖擊下,實體店還是一家接一家地開。實體店能轉型成功,依舊是能抓老鼠的“好貓”。
其實,相比電商平臺線下開店,實體店轉型的“輕”優勢體現如下:
1、輕資產轉型,相比電商線下開店要承擔沉重的資金壓力,實體店打通線上渠道屬于輕資產轉型。
2、盈利目標明確,實體店根深蒂固的盈利觀念,讓其在轉型中會更注重盈利,畢竟純燒錢不盈利,是O2O模式大忌。
3、線下資源豐富,線下客流引流線上是實體店的主要優勢,只要方法得當,實體店線下客流量可以成為線上高粘度用戶。
那么,實體店轉型的短板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人才短缺。IT能力建設,互聯網運營團隊,以及自媒體團隊等方面存在缺失。
2、用戶觀念缺失。傳統店的局限于只能靠專業的導購人員,或是促銷活動提高產品轉化率。在互聯網時代要主動出擊,變顧客為用戶,以“用戶觀念”分析用戶的習慣,與用戶發生更多關系。
3、迭代緩慢。傳統零售業模式笨重,調整速度緩慢,對市場反應遲緩。
4、目標不明確。深知轉型的重要性,卻盲目跟風,缺乏對自身轉型的定位。
傳統企業轉型兩大類型:找干爹、自力更生
找“干爹”:“輕資產”合作
實體店轉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干爹”,與互聯網平臺尋求“輕資產”合作。代價可能就是失去“自由”,喪失自主運營權。銀泰集團以不低于25%的股份,換取阿里巴巴集團以53.7億港元戰略投資;京東入股永輝超市43億,持股10%;
銀泰以32%的股份換取自身轉型無異于“割肉”補短板,當我們稱贊其”勇氣可嘉”的同時,更應看到阿里支付寶用戶超10億,淘寶用戶超4億,這為銀泰帶來大廣闊的發展空間。
電商巨頭入駐,為實體零售帶來技術上、模式上的創新,以及用戶渠道上的迅速拓寬。這樣的模式僅對有姿色的“白富美”大品牌比較適用。如果沒有“姿色”找干爹,不愿將就,不想坐以待斃,那就要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以O2O為突破口發力
1、定位很重要,宜家線上不做交易
宜家它通過開發PC端,APP等自媒體平臺對產品進行展示和包裝,卻不做交易。在宜家的平臺上,消費者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并且生成購物單,但是,想要購買就必須到宜家賣場。
將場景化銷售做到極致的宜家意識到,如果開通線上交易渠道,只會大大削弱其品牌優勢。在中國激烈的電商競爭環境下,宜家的“生活空間”和體驗感等優勢將得不到延伸。因此,宜家根據自身的真實情況,以“實體店+”切入轉型,成功讓線上成為線下銷售額助力器。(詳見鈦媒體報道《向宜家學習,做“實體店+”,而不是“互聯網+”》)
在最擅長的領域發力才是抗衡對手的最好方法。實體店轉型最大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明確自身定位很重要。互聯網只是輔助轉型的工具,切忌盲目迎合“互聯網+”,到頭來線上拼不過電商,自身優勢也喪失殆盡。
2、社區O2O大熱,天虹“輕”裝上陣
社區服務O2O無疑是市場下一個搶占重點,針對其重線下,重服務的模式,實體店有著先天優越條件。實體店自帶倉庫、采購,庫存等功能,只要打通線上線下渠道,自建物流配送體系,社區O2O即可啟動運行。
天虹作為國有控股企業,早在2013年9月開始布局線上微信平臺,2年的時間,2015年9月,天虹對外宣稱其公眾號粉絲超400萬。
2013同年,天虹開始運營微喔便利店,依托其現有商品供應鏈和社區零售營運經驗,切入社區居民生活O2O的最后一公里服務站。隨后,推出“智慧管家”打造成天虹線上業務的訂貨點、取貨點和退換貨點。
打造實體店為核心輻射周邊社區生活的O2O商業模式,是實體店布局O2O需要重點探索和考慮的范疇,運用自身豐富的線下資源,更容易做到“輕”裝上陣。
3、貴在堅持,蘇寧“自殘”過后的喜悅
2009年蘇寧忍痛轉型,不惜線上線下同價,曾被業內人戲稱“自殘”。實體店轉型中與自身電商渠道左右互博的困境,總是再所難免。哪怕是“自殘”也要有所取舍,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是必然趨勢,線上渠道給實體店更大的發展空間。
近6年的轉型,蘇寧突破了“家電+3c+生活電器”的傳統“老三件”格局、超市、母嬰、旅游、百貨等全品類覆蓋,并且實現“雙線”覆蓋服務。
去年蘇寧云商公布,互聯網零售O2O模式進入產出的時期。2015年是蘇寧轉型以來業績增長最快的一年。董事長張近東也表示:將進一步通過產品創新、渠道拓展等方式,擴大互聯網零售領先優勢。曾經的不被看好,到如今的陣痛已過,貴在堅持。
總結: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其實是給傳統企業帶來一個融合的工具,而傳統企業并不需要恐懼互聯網,更不需要盲目迎合。只要不卑不亢,大膽擁抱,以O2O為突破口,迅速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實現“雙腳走路”,仍可大有作為。
(本文轉自品途網,作者小毛同學,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微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