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和物流的飛速發展,讓許多地方特產漸漸脫去了神秘面紗。越來越多的地方特產開始走出原有的地域桎梏,闊步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但是,特產的整體營銷水平還處在起步階段,存在一些錯誤和不當之處,甚至還有大量“三無產品”在微信商城上廣泛“流竄”,“巧妙”贏得了消費者的歡心。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特產營銷也不例外,所以才會有“三無產品”在微信商城上暢銷的現實。但是,這種現象一定不會長期持續下去,各種食品危機事件敲醒了消費者的大腦,也敲醒了各個監管機構。當然,特產不僅事關消費者身體健康,也與一個地方的品牌形象乃至經濟發展關系密切。
一些曾經被問題擊中的特產,一度讓地方人民深受其害,一方面經濟上遭受損失,另一方面品牌形象上一落千丈,還埋下諸多隱患。透過這些問題,政府和企業都必須高度重視特產營銷,抓住特產營銷的“七寸”,以持續帶動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
那么,特產營銷的“七寸”在哪里?結合實戰經驗和理論研究,特產營銷的“七寸”需要從兩個角度來剖析。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特產營銷的“七寸”在于堅持不懈地推廣地方特產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扶植一批特產經營企業,理解“創業難守業更難”的古訓,嚴格規范特產管理,尤其要密切監控特產生產工藝和制作過程,在保障特產品質的基礎上,塑造能夠引領市場的強勢品牌,從根基上避免“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的尷尬和損失。換句話說,地方政府一定要深謀遠慮,風物長宜放眼量,萬萬不可只是推廣地域品牌,一定要把微信商城的企業品牌建設及時提上日程,否則,等到特產信譽危機顯現、地方經濟受損的時候,再去焦頭爛額地做危機公關,那個時侯就為時晚矣。
對于經營地方特產的微信商城來說,特產營銷的“七寸”在于,如何將特產消費與各個地方消費者的日常消費深度結合,塑造個性鮮明的微信商城品牌,從而將特產的“即興消費”順利轉變為“持續消費”,否則各個地方的消費者僅僅從“嘗嘗鮮”的角度去消費,特產就很難做大。對于經營特產的經銷商或加盟商而言,則極有可能血本無歸。營養價值高的產品很多,關鍵是你能給出多少令消費者動心去消費的理由,最好是給出消費者經常消費的充足理由。這個核心問題解決不了,專賣店開在那里只能是等著虧本。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