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顧下餐飲行業觸網歷史,第一階段就是大眾點評這樣的點評、優惠券類網站;第二階段是團購行業,用資本去教育商家通過網上營銷;第三階段就是商家通過微信、APP進行互動營銷。
上述階段對商家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感受到互聯網的力量,移動意識紛紛加強,也許真的是錯過了太多互聯網的風華,就再不愿意錯過這次“新”機會,于是商戶就跟下餃子似得撲通撲通跳進O2O的池塘里。然而O2O這個概念實在太廣,水自然不淺,不少商家都曾被團購傷得不輕,在團購上一通忙活之后才發現是賠錢賺吆喝,白忙活了一場。
其實,O2O不是簡單的線上到線下,而應該是讓商家與用戶建立起更直觀立體的聯系。比如客戶是什么樣性格的人,喜歡吃什么口味,喜歡喝什么類型的飲料,投其所好。餐飲O2O沒有標準模式,更好的客戶體驗就是最好的模式。
更好的客戶體驗如何實現,自然少不了O2O系統和數據的支持,互聯網時代是大數據爆炸的時代,得數據者得天下,只有確實的將大數據掌握在餐飲企業自己手中,才能建立起與客戶更直接而親密的聯系。
然而現狀是怎樣?先不說比較小的餐飲店,即使是上了規模有一定知名度的餐飲品牌,目前的數據也是散亂的,比如供應鏈系統、預定系統、團購系統都是分開的數據,雖然微信、淘點點、支付寶以及各種外賣APP都提供數據和后臺,但都很難統一。
數據統一的實現,少不了系統的支持,餐飲O2O看似是依托于互聯網而興起的餐飲革命,但餐廳作為外出就餐的主要場所,線上平臺與餐廳系統的對接能力尤為重要,做餐飲O2O不能僅局限于線上平臺的布局,更要重視線下系統的對接。
而對于商家來說,精準的流量和粉絲經營是目前在會員管理中最缺乏的。排隊網與團購、淘點點、餓了么等線上平臺有很大不同,既有線下聚食匯餐飲管理系統,又有線上平臺排隊美食APP與排隊美食微信,更重要的是解決了讓餐飲企業一直頭疼的線上線下對接難題。
在線上用戶通過排隊美食APP或微信餐廳,可以非常便捷地進行點餐,商家在系統上接收訂餐信息,快速下單,用戶到店即吃,猶如在顧客手機上開了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餐廳。全程無需語言,網絡如同現實,一切盡在手中,而消費信息已經留存在聚食匯數據庫中,商家的經營數據,消費者的個性喜好,這一切都成為了日后進行優化運營及營銷活動的分析依據。
線上線下無縫對接能力,將用戶的每一次用餐信息都切實的轉化為屬于每一家企業自己的消費者行為數據,最終沉淀為餐飲企業的大數據。商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進行信息個性化精準推送。利用排隊美食這樣一個互動平臺,在用戶首次消費后,商戶可以利用獲取的信息進行明確精準的信息傳播和推廣,以提高用戶“二次到店”的幾率。而每一次用戶的到店實際上又都是用戶在商家系統中的沉淀,不斷反復進行,將為商家帶來大量穩定的優質客源。
如需了解更多O2O解決方案,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51102/154116.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