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近日引起熱議的支付寶和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央行于13日連發兩份“特急文件”叫停。按照原計劃,這些和常見的信用卡區別在于沒有實體卡片的虛擬信用卡,本來有望在下周面市。14號上午,叫停消息突然傳出,14號下午,央行最終證實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
據了解,中國央行下發文件解釋叫停的原因時表示:“二維碼支付突破了傳統手機終端業務模式,它的風險控制水平直接關系到客戶的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虛擬信用卡則突破了現有的信用卡業務模式,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
而不僅僅是虛擬信用卡產品,事實上,根據上述“特急文件”,包括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譬如,打車后使用支付寶掃碼支付功能,以及在商店購物后掃二維碼支付等功能,統統都被叫停。
被叫停的虛擬信用卡主要是指中信銀行聯合騰訊推出的微信信用卡、與阿里旗下支付寶合作發布的淘寶異度卡。美國花旗銀行有關這兩種虛擬信用卡的研究報告認為,“表面上看,好像傳統商業銀行意欲通過合作在互聯網領域分一杯羹”,“實質上反映出一個更大的趨勢——互聯網企業擴張進入貸款與銀行業務領域”。
對于上述文件,央行有關人士強調,目前只是暫停,而不是完全叫停。而之所以暫時叫停,是因為“相關支付撮合驗證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風險隱患”、“虛擬信用卡突破了現有信用卡業務模式,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等等。
“央行措施的出臺是非常及時必要的,不能因為它是一個新的東西,就完全沒有規矩。”經濟學家左小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有些人對市場化和創新的理解都很偏頗,在改革過程中,我們還是應該有一些基本的行為規范,不能忽略了基本風險防范,專業人員更應該有基本的道德底線”。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傳統的信貸或信用卡審批環節,監管機構對申請人要進行親訪、親簽、親核的“三親”監管要求,盡管中信銀行所醞釀的虛擬信用卡采取了包括調低信用卡額度、引入保險公司等方式盡量降低監管風險,但明顯不符合央行的監管要求。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掃描下面二維碼,獲取更多業內資訊
文章轉載于:http://net.chinabyte.com/366/13606866.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