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讀《甄嬛傳》原版小說,突然腦洞大開,覺得“互聯網+”形態下的企業生存背景、發展模式,甚至導向結果都與之極其相似。為了方便理解,下文將以大家熟知的電視劇版《甄嬛傳》為例逐一對比。
市場環境優渥,“互聯網+”形態的企業如雨后春筍。企業如何獲取更大用戶市場?如何打敗其他競爭對手立于不敗之地?
第一計:靠。
甄嬛傳第十四集:甄嬛一舞艷驚四座,更得圣寵。豈料華妃早有準備,借驚鴻舞與《樓東賦》復寵。皇后為打壓華妃拉攏甄嬛,說:“其實這后宮里頭啊,從來就只有一棵樹,只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罷了,只要你看得清,哪棵是樹哪朵是花就好了。”
靠,從非告聲,表挨近、依賴。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不止深宮女子如此,市場也如此。前段時間TalkingData移動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O2O移動應用行業白皮書》就將這一問題闡述的淋漓盡致:
O2O移動應用覆蓋率TOP30的應用中,百度系應用、阿里系應用、騰訊系應用簡稱BAT應用,占據了市場主流。當然,也有一些不在其中的應用,比如駕考寶典。
但是,不在BAT系之中,并不代表著其后沒有支撐力量,據標題為《細數雷軍投資的27家公司:3家IPO,小米估值超百億》的文章顯示,駕考寶典出品公司木倉科技曾在2011年接受小米科技數百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而在上述TalkingData移動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白皮書另一部分指出,O2O移動應用行業的資本熱潮仍在持續,僅6月就有多家企業獲得高額融資。這樣的發展趨勢,既是小公司的發展之道,也是大公司的布局之道。
第二計:撕。
甄嬛傳第七十集:甄嬛、皇貴妃、敬貴妃交談,三人懷疑純元的死因與皇后有關。甄嬛再度懷孕,自知腹中孩子保不住,設局邀皇后來到自己宮中,暗下滑胎藥,將失子之過嫁禍皇后,最終引出皇后當年謀害純元之事。
撕,從手斯聲,劈開,本義扯裂。后宮女子為了得到皇帝的寵愛,從進宮就開始無休止的爭斗,若不斗,要么老死冷宮,要么離奇早夭。“互聯網+”時代,用戶即上帝,企業的用戶爭奪戰也同樣激烈。撇開幾年前全民皆知的3Q大戰不談,就在今年6月,神州專車集中火力對UBER進行了大范圍的攻擊。
引爆事件的,是一系列關于“黑專車”的新聞報道,神州專車以此為突破點將矛頭直指UBER,發布“Beat U,我怕黑專車”系列廣告,希望借助吳秀波、海清等名人力量打擊UBER的市場影響力。然而,神州專車用力過猛反傷身,UBER本身并未對此作出任何回應,用戶的反饋卻異常激烈:不僅平民罵聲一片,連代言名人也倒戈表示不愿加入戰場。同時,神州專車海報里“怪蜀黎”“罪駕”等錯別字也對自身產生了極大的反噬作用。
所以,在生存過程要斗爭,要“撕”,先得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無后顧之憂。
第三計:學。
甄嬛傳第二十七集:皇帝贊甄嬛美貌,親自繪制“姣梨妝”。甄嬛生辰之際皇帝大擺宴席飲宴后宮,并設家宴寬帶皇親及家眷。敦親王妃以“姣梨妝”出席家宴,并道破“姣梨妝”佳話傳出,宮內外紛紛效仿。
學,形聲字,效仿、醒悟之意。女子模仿“姣梨妝”為求夫妻和睦,企業也常常模仿市場上已有某項功能,或直接使用,或加以改進,以期望獲得更多的用戶。這種模仿,也有姿態高低。姿態高者,擇其精髓發揚光大,表致敬;姿態低者,依葫蘆畫瓢,往往走入東施效顰的困境。
7月初,阿里集團推出藍色支付寶,被網友戲稱為“像素級”抄襲,在通訊錄等界面與微信完全一致。同時,除了完全相同的界面之外,藍色支付寶也添加刷臉找回密碼、隱藏賬戶信息、借條、活動收款、親情賬戶、股票等新功能。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學習,本身是一種領悟,學習方法得當才能收獲成功。
1999年2月,騰訊發布OICQ;2000年1月,百度在北京成立;2003年5月10日,淘寶網上線……如今這三家公司儼然成為互聯網巨頭,合稱BAT。此外,“互聯網+傳統交通”成就了滴滴打車,“互聯網+傳統新聞”做大了今日頭條,“互聯網+傳統日化”成就了聚美優品……下一個成功的,或許是“互聯網+傳統駕校”的駕考寶典,或許是“互聯網+傳統教育”的作業本,互聯網后宮適者生存從無定論。(內容由品途網提供)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O2O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net.chinabyte.com/89/13588589.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