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九色porn网址_亚洲综合伊人_91麻豆精品视频_免费吸乳羞羞网站视频

您好,微網歡迎您! 登錄  |  注冊
汕頭公司 |  深圳公司              咨詢熱線:400-830-8248               微網優點  |  視頻介紹 |  服務支持
開店咨詢
咨詢電話:400-830-8248
微網商學院
中國第一微商學院
網絡商學院
首頁 > 經驗分享
“悲情”沃爾瑪接盤1號店,網上超市有四條活路
文章出處:微網  更新時間:2015-07-29  點擊率:
1號店舉起“網上超市”大旗后,“網上超市”概念吸引眾多模仿者,有些模仿者們很快成為先烈,一號店最終也被蘇寧易購、唯品會、國美在線等反超,不禁讓人們思考,電商到底能不能攻下超市品類?本文綜合解析了網上超市的突圍之路。1、成為綜合購物平臺引流器和補充;2、到家業務也許是網超的出路;3、與便利店結合,聚單效應布線下網點;4、渠道創新,合作人制度改變營銷方式。
    傳了半年的“謠言”終于落實,1號店創始人董事長于剛、CEO劉峻嶺離職,網上也貼出他們寫的離職信,沃爾瑪隨后宣布全資收購1號店。1號店最先舉起“網上超市”大旗,直接和大賣場競爭,2013年銷售額過百億,進入電商第一梯隊。“網上超市”概念吸引眾多模仿者,比如大貨棧、后瑪特網上超市、尚帝網上超市、美廉美網上超市、網來客網上超市、聯通萬家網上超市等,模仿者們很快成為先烈。1號店也被蘇寧易購、唯品會、國美在線等反超,最后創始人離職,這是否意味“網上超市”之路不通,電商無法攻下超市品類?網上超市的出路在哪里?筆者此前寫過超市電商突圍系列文章,本文進一步解析突圍之路。

    悲情接盤者沃爾瑪

    于剛、劉峻嶺在離職信中寫道:“這次選擇是我們人生事業中最艱難的一次,也是最難以割舍的一次。我們把1號店看成我們的孩子,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情感。”很多評論文章認為這又是一個資本趕走創始人的故事,抱走別人的親孩子后還趕走父母,都說沃爾瑪太過狠毒。
  
    筆者認為并非如此,1號店三大股東分別是沃爾瑪(控股)、平安、于剛和劉峻嶺。其實平安是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是于剛和劉峻嶺,而沃爾瑪只能面對一團爛攤子頭痛。
  
    2008年于剛、劉峻嶺在上海建立1號店,對外公布的業績為由當年的417萬元增長到2009年的4600萬元,2010年實現8.05億元,2011年27.2億元,2012年68億元,2013年115億元。平安集團2010年5月用8000萬人民幣收購1號店80%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2010年僅值1億元的1號店當年銷售額達到8億元,增長率2000%。
  
    其實這8000萬元是1號店的救命錢,因為其模式太重,主營超市商品的1號店推廣配送成本太高,很難解決購物體驗的問題。于剛、劉峻嶺雖然是供應鏈專家,曾是戴爾總裁級別高管,但對成本與銷售之間的矛盾也無計可施。當年除了賤賣給平安,沒有更好的辦法,何況平安還給出了無法拒絕的資源支持。
  
    平安投資1號店后全力支持,規定平安集團內部只能通過1號店平臺采購,送給客戶的禮品全面使用1號店購物卡,平安集團積分與1號店打通,引導平安客戶到1號店消費。有了達4萬億元的資產,年純利潤近400億元巨無霸的支持和催肥,1號店真正進入銷售額快速提升階段,2013年銷售額達到115億元,但其銷售額60~70%來自平安內采,內采之外對1號店的導流影響也很大。
  
    雖然銷售額增長,但平安也發現1號店模式無法持續,用導資源的方式催出的是一個泡沫。此時沃爾瑪急于在中國布局,用4.5億元收購1號店20%的股份。之后沃爾瑪逐步增持對1號店控股。短短2年時間,1號店市值增長20倍,沃爾瑪成為最后接盤者,平安成功套現,于剛、劉峻嶺創立的品牌也找到新的大樹。平安集團投資得到超額回報,于剛、劉峻嶺得名又得利。
  
    沃爾瑪控股1號店后平安減少了支持力度,沒有了催肥劑,銷售額增長停滯,2013年之后,1號店再也沒有對外公布過銷售額數據,被猜忌總比公布業績后掉價好。沃爾瑪投入真金白銀接盤,現在左右為難,繼續投入1號店吧,效率太低且看不到希望,放棄又不甘心。所以筆者認為,對于1號店,沃爾瑪是最大受損者,國企平安集團才是最大獲益者。
  
    于剛、劉峻嶺是優秀的創業者,善于領導萬人大型企業,也具備強大資源整合能力。但“怎么做”往往沒有“做什么”重要,1號店目前的情況是其商業模式決定的。線下購買超市商品已經足夠高效和便利,用傳統B2C的方式經營超市商品,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很難,配送包裝成本過高,生鮮和湊單等問題造成體驗缺乏競爭力。關于網上超市商業模式硬傷,紫藤院張陳勇在《連鎖超市生存之道:低價質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文中也有更詳盡的分析。
 
    網上超市的出路

    網上超市的出路是什么,筆者認為有以下四個方向:
  
    方向一:成為綜合購物平臺的引流器和補充
 
    現在各大綜合平臺都有超市頻道,比如天貓超市、蘇寧超市、國美超市等。超市類商品購物頻次高,經營超市類商品能提高顧客黏性。部分超市品類體積大而且重,顧客愿意多付錢送貨上門,比如油、飲料、奶、紙等,部分超市商品線上更易體現賣點,比如進口食品、紡織保健等。
  
    也許網上超市更適合定位成綜合平臺的補充,而不是獨立平臺。蘇寧提出“經營全品類,服務全客群,拓展全渠道”,超市品類是全品類重要部分,是蘇寧易購的引流器。蘇寧傳統優勢品類電器3C與超市品類特性正好相反:客單價、復購率一高一低,集客能力與用戶黏性也是一弱一強。用敏感的超市商品吸引新客、激活老客才能實現全客群的戰略目標,才能把蘇寧會員留在全渠道的閉環中。
  
    方向二:到家業務也許是網超的出路
  
    在社區小倉備貨或者利用實體超市庫存,用App下單后,超市商品快速配送到家的業務突然爆發。IDG準備了1億美金找到前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操盤Dmall。京東到家、19e送到家、生活圈C、愛鮮蜂、社區001等也都擠了進來,有點當年百團大戰的感覺。
  
    就像當年蒸汽船淘汰帆船,最開始的時候蒸汽船比帆船慢且故障多,但蒸汽船具有可逆行的優點。雖然到家服務還有很多問題,但也具有獨特優勢,能最大限度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符合移動購物隨時隨地的特點。商超到家項目成敗的關鍵點在于區域訂單密度,到家業務送貨可一送多,當訂單數量達到門檻后,效率就會成倍提升,高頻影響顧客,掌控入口,而且未來也可能融入無人機送貨體系,進一步降低成本。
  
    方向三:與便利店結合,聚單效應布線下網點
  
    傳統B2C網上超市最大的問題在于推廣、配送、包裝成本高,那么是否可與社區便利店結合,用社區便利店為線上平臺引流,用中轉箱集中配送到線下門店,降低推廣配送包裝成本,提升收貨體驗。此思路要成功的關鍵在于線下門店有足夠的聚眾訂單能力,京東曾經和萬家便利店合作過,就是因為單店聚眾訂單太少,無法分攤成本,最終放棄此計劃。
  
    筆者的想法是把線上平臺返分和門店商品價格打通,以此吸引消費者購物,為線上平臺引流,達到聚眾訂單的目的。具體做法是線上購物得積分,線下門店購物耗費積分抵扣貨款,只有在線上購物的顧客,才能享受線下門店驚爆價格,積分返利幅度較高(傳統積分價值很低),線上購物金額3-8%都返成積分,線下可用積分抵扣商品價格的20-40%,用高價值積分和身邊的門店反復刺激黏住顧客。關于此想法可參看紫藤院張陳勇《用門店引流的零售O2O可以這么玩》一文。
  
    方向四:渠道創新,合作人制度改變營銷方式

    也許1號店應該改變商業模式,嘗試不同的營銷配送方式。比如大潤發合伙人計劃值得借鑒,所謂合伙人就是大潤發在社區招募的推廣員、送貨員、售后員。傳統電商平臺推廣成本高,顧客黏性弱,用合伙人發展顧客,新客引入成本更低,用合伙人服務顧客體驗更好、黏性更強。
 
    合伙人計劃關鍵在于激勵體制,比如可以劃定一個小社區由合伙人負責,只要此社區增加一個有效顧客(算純增量,要減去流失數,如果負增長,要扣減傭金),則獎勵合伙人30元傭金,凡是此區域的訂單都交給和合伙人配送,每單給予5元送貨費。由于顧客流失,要扣減合伙人傭金,所以合伙人能為顧客提供鄰里式極致送貨體驗。
  
    以上提出網上超市的四條出路,僅為引起讀者思考,不知道沃爾瑪全資收購1號店后具體會怎么做。沃爾瑪榮獲500強第一名的桂冠,難免患上大企業病,看看沃爾瑪在中國推出的“速購”就知道,居然規定滿188元才免郵送貨上門,顧客會接受嗎?既然要做O2O,那么就要符合行情規則,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會被時代淘汰,希望沃爾瑪全資收購1號店后,不要在犯和“速購”一樣的錯誤。(內容由品途網提供)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O2O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

QQ咨詢  技術總監  微網顧問  陳經理  渠道經理  

免費電話 免費熱線:400-830-8248  

微信咨詢  

注冊開店

代理加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