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結束了,“互聯網+”的概念依然很火,并且料定還將繼續火下去。這不僅僅是因為互聯網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更是因為,互聯網,如今你離得開么?
于是,各級政府官員都站出來說,互聯網將改變我們很多,新的業態,新的模式,新產業的都將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很多企業將面臨新的工業革命。
在選擇“互聯網+”入口時,微信無疑成為了很多企業的第一選擇。因為,訂閱號可以及時發布產品信息,服務號面向用戶提供強大的服務和管理能力,公眾平臺提供的各種技術接口可以實現企業對于公眾的服務……
但是對企業來說,僅僅面向于用戶或客戶的“互聯網+”遠遠不夠的。生產效率的提升,內部流程的改造,乃至企業內部管理工具的改變才能讓企業真正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豆腐坊生產不出大飛機,即便是它有飛上藍天的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業要想真正的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內部順手的工具必不可少,而事實上,這些問題在微信企業號中早已經有了解決方案,很多企業還從中嘗到了不少甜頭。
從售后服務的工單接收和推送,客戶預約與及時處理,到營銷顧問的內部考勤簽到,信息查詢,終端管理,零售上報。微信企業號在讓企業信息盡在掌握的同時,給美的帶來的更是管理高效以及管理成本的壓縮,和CRM以及OA相比,其用于軟件開發的投入也大大壓縮,以前動輒數百萬元采購的CRM或者供應鏈管理系統,現在微信企業號的一個接口加上一點成本的開發就可以實現。
對于注重效益的企業來說,這樣的投入產出比,何樂不為。
從目前各類第三方公司接到的對于微信企業號開發的需求來看,接入微信企業號的機構或者公司個數已經超過20萬,其中不乏動輒數萬人的行業翹楚。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微信企業號未必如微信訂閱號和服務號那樣看得見,摸得著。但是對于企業來說,微信企業號卻是企業實現對用戶更多價值附加以及提升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一環。
現在,“工業4.0”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而這種趨勢與“互聯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工業4.0”展示的內容,更像是“互聯網+”在企業層面的內生引擎: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將被廣泛運用,統一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
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也必將被重組。
企業內部的智能生產,智能物流乃至智能管理將不可避免,原材料也將變成信息,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本。原材料搬運和管理,需要的是起重機和卡車;那么對于信息的搬運和組織,我們需要什么呢?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