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媒體:億邦動力
今年的兩會非同尋常,處處都透露著商業玄機。還沒看出來不要緊,但這八大發財機會你一定不能錯過!
據商務部信息,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預計到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最高將增長至4.2萬億元,相當于現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和法國的市場之和。
確實,中國電商的發展已經處于世界頂級水平。比如說淘寶,在2003年出現后一直高速發展,讓很多實體店鋪銷量銳減并引發了一場場關店潮。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淘寶高速發展的同時,許多電商企業靠填補淘寶空白領域發展起來了。例如用戶在淘寶無法買到質優價廉的名牌產品,于是唯品會出現了,現在市值百億美元,從公司創建至上市,僅用三年。淘寶無法提供面向所有客戶的圖書銷售,于是當當出現了,現已上市。
很明顯,淘寶之外會有越來越多的專業化的電商會逐步出現——從現在很多企業開始構建自己的官方品牌商城也可以看出這將是未來的趨勢。
此外,生鮮電商、鮮花電商、農產品電商等一些以前大家覺得不實際、不可能發展起來的冷門領域電商,近幾年也在快速成長。這也讓我們享受到坐在家里就能吃到全國各地的新鮮特產,當山東櫻桃還掛在樹上時,當大閘蟹還在陽澄湖橫行霸道時,我們已經在電商平臺上預訂了.....
所有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中國電子商務還有極其龐大的開拓空間。只看你有沒有好產品、好創意。
微商
馬化騰在“兩會”期間特別點評了目前微商的火爆現象,稱“微店、微商很有意思,這個才剛剛起步,希望很多合作伙伴去做。”馬化騰可以說是為微商投了一票。
確實,微商的火爆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這是一個創造神話的職業。幾乎每個人的微信圈子里都有一兩個做微商的朋友,而且你很難預料,在下一秒你身邊某個人是不是就突然地變成微商.....
微商為什么這么火?
因為相比傳統渠道模式,微商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把產品發布到移動互聯網上,讓商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博,附近的人、朋友、同愛好的人之間傳播。通過熟人的分享式傳播,更容易獲取信任。
但是,微商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仍處于一種無規則、無秩序的“野蠻生長”狀態,層層代理的銷售模式被質疑為傳銷,假貨、亂價、售后服務無法統一管理。盡管如此,依然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品牌、傳統企業在爭相擁抱這塊“燙手山芋”。事實上,傳統品牌也確實可以借助這些微商資源來為自己的品牌服務,但前提是,得找到一套正規化、系統化的微商模式,才能長遠發展。國內知名的IT公司Micronet微網提出的“微推客模式”可以說是目前最為正規系統化的微商模式,屬于B2C2C。傳統品牌商首先搭建一個品牌官方商城,將商品發布上去,就有微推客幫忙推廣,微推客將商品鏈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社交平臺,有人購買微推客就能獲得傭金。而且微推客不局限于現有的微商群體,企業內部員工,門店店員和眾多的顧客都發展成微推客,這樣一來,傳統品牌商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自己的推廣隊伍。想一下,如果每天有1萬微推客幫你賣貨,那你的銷量會如何?
O2O零售
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提出,“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這是總理第一次提及鼓勵O2O線上線下互動消費。馬化騰兩會也大贊2015移動O2O機會很大。
有國家和互聯網大佬支持,O2O勢必高速發展,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當中。但O2O是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就像很多傳統企業,對O2O一直以來都是既愛又怕的感覺,很想融入,但又很害怕丟了自己原來的東西。其實O2O并不是要顛覆掉傳統企業,相反,它是讓傳統企業在已有的線下優勢上與互聯網結合,進行升級換代。操作也很簡單,只要借助目前漸趨成熟的電商環境,再利用類似“Micronet微網”已經經過成熟的市場驗證的連鎖分店O2O解決方案,完全可以逆襲電商。比如一家母嬰連鎖店,借助這種O2O方案可以實現這樣的購物場景:
場景一:顧客進店,導購員熱情地拿微信平臺的二維碼給顧客掃,掃完后,顧客變成商家微信平臺的粉絲,顧客和導購員都能獲得積分。而且由于二維碼帶有導購員的獨立標志,顧客以后在線上的所有交易,導購員都能獲得傭金。在這種情況下,不用給導購員加薪,導購員也會積極地引導顧客掃碼購物。
場景二:去店里,顧客看到喜歡的商品,用手機掃下二維碼掃一下就直接放入網絡購物車,東西買齊了,直接微信支付,然后到柜臺取貨即可,若是分享商品鏈接到朋友圈,有人購買就能獲得傭金。這樣的消費者夠任性吧?顧客以后出門購物都不用帶錢包了,也不用排隊等待結賬了,分享還能賺錢。
場景三:姥姥在家帶寶寶,發現紙尿布用完了,打電話給在上班的寶寶媽,她馬上打開這家母嬰微信商城,選購下單支付,十五分鐘后,離家最近的分店送貨上門。
場景四:給寶寶買鞋子,千挑細選選中的那款鞋沒有碼數了,馬上在這家連鎖企業的官方微信商城下單,總部會進行調貨,從A分店調貨到B分店,或直接總部發貨,這就避免了缺貨缺碼問題給顧客帶來的失落......
這就是消費者追求的未來式購物:線上購買,線下體驗,更便捷更有保障。但嚴格上講,這不能算是“未來式”,因為現在很多連鎖店已經在用了。傳統企業的機會真的來了.......
互聯網金融
2015年開年,李克強總理在微眾銀行按下了第一個回車鍵,發出第一個3.5萬元的網絡貸款,這是國內首家有互聯網金融牌照的民營銀行完成的第一筆放貸業務。該銀行既無營業網點,也無營業柜臺,更無需財產擔保,而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發放貸款。
目前,除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以外,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等五家民營銀行也已獲批。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民營銀行,金融壁壘將逐漸打破。
到目前為止,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收購也已戰果累累。2014年行業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計169起,獲得融資的企業數為150家,融資金額約為23.31億美元!
2014年4月馬云33億入股恒生電子。恒生電子為中國絕大多數基金公司提供后臺交易、結算、投資等核心系統。因此馬云這是在搶金融入口式收購。2015年恒生電子股價上漲了近3倍。馬云賺得盆滿缽滿。
2015年1月29日,雷軍領銜的順為資本A輪千萬美元融資正式入駐草根投資。雷軍看重的是草根投資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及風控措施。這也是順為資本正式對外公布融資的第二家互聯網金融平臺。
“兩會”總理親口說出互聯網金融要“殺出一條路”、“倒推金融改革”,更是給出身草莽的互聯網金融吃了一顆定心丸。不難預見,2015年將是互聯網金融更為火熱的一年。
物流快遞
兩會中李克強四次直接提及“物流”、兩次直接提及“快遞”。不言而喻,國家已經高度重視物流快遞。
2014,中國快遞業首次以140億件的年業務量,躍居世界第一。據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50%的業務量都是來自網絡零售的配送需求。“雙11”期間,一秒鐘就發出了超過1000件快遞,這在世界各國是絕無僅有的。
隨著網購越來越紅火,未來快遞也將越來越繁忙。
在線醫療
今年兩會,企業家相繼建言推進移動醫療,讓互聯網移動醫療再次成為行業以及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百度李彥宏在今年有一條提案:“建議全面開放醫院掛號號源。”2015年1月13日,百度已與301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正式簽署了協議,共建“網上301”,探索建立醫療領域的O2O新型服務模式及創新運營模式。
而早在2014年騰訊除了1億美元投資掛號網,還曾C輪投資醫療健康網站丁香園7000萬美元。馬化騰也表示了他們的在線醫療的方案就是智慧醫院,希望能夠把掛號到取藥、付費全部一體化,用微信的公眾號把它全部串起來。目前全國已有近100家醫院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超過1200家醫院支持微信掛號,服務累計超過300萬患者,為患者節省超過600萬小時。
在線醫療能高效解決掛號排隊時間長、看病等待時間長、結算排隊時間長、醫生看病時間短這樣的“三長一短”痛點,是老百姓的福音。
在線旅游
2014年中國出境旅游超過1億人次,預計2015年旅游總收入3.66萬億!其中僅春節期間,中國45萬人游日本,消費60億人民幣。
去年一年,中國與24個國家簽署了互免或者簡化簽證手續的協議,中國公民免簽或者落地簽的目的地已經達到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與加拿大也于9日起實施10年簽證。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鼓勵大眾消費,提升旅游休閑消費以及落實帶薪休假等制度。簽證、帶薪休假等等,都能為旅游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此外,在線旅游投資熱點也極具焦點。。
途牛網在2014年5月于納斯達克上市,年末獲得京東、攜程等多方1.46億美元投資,目前市值超過6億美元,短期投資資金實際為2.5億美元左右。
同程網在2014年分別獲得了騰訊等5億元、攜程2億美金注資后,市值超過8億美元。
2014年10月28日,阿里宣布將旗下航旅事業部升級為航旅事業群,“淘寶旅行”升級為全新獨立品牌“阿里旅行—去啊”。
在線旅游未來會有多火?從國家的支持和互聯網巨頭的投資熱可見端倪。
新能源汽車
兩會前放出的《穹頂之下》中柴靜著重強調了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表面上是打了汽車行業一巴掌。但實際上卻讓汽車行業以及公眾更加意識到普及新能源汽車絕對是未來的趨勢。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視察時也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李克強在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
再加上政策上的補貼模式,購買新能源汽車有可觀的補貼,這無疑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插上了翅膀。
政策即風向。做商業的必須第一時間洞悉行業風向,才能把握商機。兩會將帶火以上八大行業,你準備好了嗎?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