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雖然承受著來自微信、Whatsapp的巨大壓力,但Line依舊穩扎穩打從日本走向世界。除了通訊功能本身,Line在周邊領域進行了很好的延伸,周邊玩具、貼紙等產品在日本大放異彩。同時,憑借有針對性的本地化改進,這款消息應用的80%注冊用戶都來自日本以外地區,多樣化成為Line大步前進的秘訣。
在日本,Line憑借可愛的表情,俘獲了數以千萬計的用戶。但當去年Line登陸巴西,當地用戶對粉紅臉頰的卡通人物Moon卻并不感冒。于是乎Line讓人物更有男子氣概,抹去笑容,并且加入了當地俚語,人氣迅速飆升。Moon的巴西化改造也證明,Line能夠在由WhatsApp和微信統治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2011年,韓國互聯網公司Naver在日本創立了Line。青少年喜歡用它傳情,老師用它與家長、緊急服務進行通信。但Line也涉足了長期被谷歌、蘋果、eBay等巨頭統治的領域——游戲、電子商務、數字營銷和網絡電話。
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在東京的一次技術會議上提到:“仔細分析Line,你能發現它實際上正在打造一家消費公司。”
據總部位于巴黎的BNP公司分析師分析,Line在全球范圍內估計擁有1.75億月活躍用戶。Line自稱擁有4.65億用戶,而中國對手微信擁有3.55億用戶。微信屬于典型的“中國特色”,而Line85%的用戶來自日本以外的地區,在泰國、臺灣和印尼等地尤其受歡迎。
Nomura分析師Eric Cha表示:“這場三人競技正處于圈地階段”。Line與其他競爭對手的不同之處在于這款應用很會賺錢。去年,Line第二個完整年度,營收達到518億日元(5.058億美元),而WhatsApp則在2000萬美元上下。騰訊并未公布微信營收數據,但表示去年第四季度這款即時通訊軟件的營收在2億至3億美元(3200萬美元至4800萬美元)。
WhatsApp創始人表示將保持服務遠離廣告、游戲機其他“噱頭”,Line卻通過大量的服務賺得盆滿缽滿。2013年第四季度,Line營收的60%來自移動游戲,20%來自數字貼紙(約合1美元40個)。
在日本,玩具商店出售Line人物玩偶、咖啡杯、筆記本等貨品。Line還開啟Line Mall移動商城,允許用戶、零售商進行交易。Line計劃本月對藝術家開放貼紙市場,分享營收;而一款音樂流媒體服務也呼之欲出。
更重要的是,從可口可樂到羅森便利店都開始使用Line進行尺長推廣——開啟官方賬號,與粉絲溝通交流。2012年Line官方賬戶價格為200萬日元,每月花銷在150萬日元上下,而此后也推出低價版。12月,Line在泰國舉行了幾次“閃購”活動,提供500支美寶蓮唇膏,幾乎在五分鐘之內售罄。
分析師認為,微信、KakaoTalk、Line都在尋求拓寬門路,比起專注于通信服務能夠更快成長為更大的業務。根據麥格理證券的報告,如果應用市場仍能保持目前的增長速率,那么2017年,Line營收將增長至75億美元,微信達到106億美元,而WhatApp僅僅為30億美元上下。
對于Line來說,如何適應美國市場的口味是一大挑戰,因為當地用戶更重功能,并不喜歡為游戲而分析。Line CEO表示:“這(美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也困難重重。我們不會選擇躁進,做出任何匆忙的舉動。”
全球化的挑戰增加了市場對Line的猜測,Line表示公司考慮上市,但是并未透露時間和其他細節。同時該公司淡化了出售的可能:“我們現在并不需要合作伙伴。如果我們認為哪些合作伙伴對我們取得世界第一的位置有所幫助,我們也會考慮。”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掃描下面二維碼,獲取更多業內資訊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