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倡議、亞投行的設立、跨境綜合試驗區的批復、新電商法的推行等等,中國所做的每一個國際性的戰略舉措,都牽動著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神經。在當前國際貿易生態下,中國跨境貿易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但同時,我們也知道,這些舉措也都是為了化解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封堵,以重塑中國對外貿易的新格局。所以,跨境電商應該意識到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在中國,我們的市場在全球。”網來云商創始人鄭玉鴻在談及當前中國跨境電商如何認識全球貿易生態體系的問題時,如是說道。
“一帶一路”帶來跨境新商機
截止到2018年,一帶一路提出來已經有五周年了,關于一帶一路,我有很多的體會。在參加國內外的一些活動時,我經常會問別人,一帶一路到底是什么?遇到國外的電商平臺、政府、行業協會的人士時,也會問他們是否知道中國的一帶一路。
一位巴基斯坦的政府高級官員,曾經跟我說,他們成立了一個辦公室,專門研究中國的一帶一路。在巴基斯坦,一些中國大型機構完成項目后,很多的中國工作人員不愿意離開,愿意留在巴基斯坦繼續工作或者做生意。巴基斯坦很多行業的國家標準,都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比如說巴基斯坦以前常用木頭的電線桿,經過中國人的引領后,才有了現如今用水泥和鋼筋做水泥電線桿的標準和慣例。
一帶一路也獲得了很多主流媒體的高度評價,特別是像中亞和南亞等地,一帶一路項目的落地尤為多。而且這40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實現跨越式的增長,也顛覆了我們對傳統業態的感受。我國進出口貿易占全球的比重在不斷提高,特別是我們對跨境貿易進出口升級做了一些政策指導之后,這個數據就在持續增高。
2018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增長量為5.7%。中美貿易戰只會帶來壞消息,沒有好消息?并不是。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我一直對中美貿易摩擦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為損人一千,自傷八百。
比如湖北前三個季度對美出口的機電類商品增長率為19.8%,也就是說機電類產品、原材料類等是美國的剛需用品,這在短時間內是很改變的事實。同時,我們也可以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即中國農業出口不多,出口較多的反而為高科技產品,美國才是農業出口大國。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實際上中國的出口量沒有下降,反而在增加。對于歐盟貿易來講,我們對其出口貿易的增長量為4%,對于越南、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巴西等地的增長分別為19.8%、18.8%、16%和15.4%,這也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所以,未來在一帶一路影響下,跨境電商也會迎來巨大的商機。我們預計未來中國進出口額將超過8萬億美元。我們對一帶一路的一些沿線國家、地區的進口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這既是跨境電商的一個切入點,也是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的商機。
重塑對外貿易格局 促生跨境新動能
目前,在跨境電商互聯網方面使用人數、交易最多的為中國,但是跨境電商技術能力最扎實的是德國,跨境電商產業最近這一年獲得資金和資本投資最多的是印度,所有的資本從2018年開始,都從中國和其他國家轉移到了印度,所以2019年的印度,必定將迎來巨大的發展。
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再創新高,已達到9萬億。在這個數據上,我對十個產業線進行了深挖,比如說茶葉、鋼鐵、手機等。以茶為例,如果跨境電商能夠對自己的知識產權和行業垂直轉型進行升級之后,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升級。
我曾經跟蹤了茶產業,摩洛哥是采購茶葉的國家中的一匹黑馬,俄羅斯的相對穩定,智利對中國來說則算是新興市場。智利的進口的茶葉中,中國占30%,斯里蘭卡占40%,而巴西占30%,剩下則是在其他一些國家。
為什么斯里蘭卡這么小的國家可以向智利輸出這么多茶葉呢?在研究之后發現,智利售價180元的茶葉,從斯里蘭卡進口時的價格是180,從斯里蘭卡出口智利的茶葉來自于中國武夷山,但武夷山的茶葉出去的價格是50,而武夷山茶的原材料75%來自于湖北的英山,英山縣賣的茶只有5塊錢一公斤。
所以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目前在中國,更多的出口產品,是通過一些國家中轉才到達目的國。我個人認為,未來跨境電商將拉直和縮短中間的貿易轉出口,可以讓中國的一些品牌企業和產品,以及服務于電商的品牌公司,都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在2018年有很多新的政策,不管是22個城市的跨境綜合試驗區的批復,還是人大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法》,以及我們對于自由貿易區的深化改革等等,這些都將有助于重塑中國對外貿易的新格局。而且,不管是自由貿易的便利化、一帶一路的倡議和亞投行等等,都是中國化解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封堵,重塑中國對外貿易新格局的重要戰略舉措。
所以跨境電商發展一定會有一些新動能產生:海外的新興戰略市場逐漸在成熟,傳統的行業已經開始注重這些新興產業從而進行轉型升級;跨境電商新的模式已經開始迭代,至少如今很多企業都已經有了很多新方式和模式進行摸索,并且走向國際;跨境電商的產業鏈也越來越完善,并逐漸開始聚集。所以,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在中國,我們的市場在全球。
泛電商時代 行業垂直成跨境新趨勢
目前,電商主要有2B、2C等模式,但是未來,一定會有一個泛電商時代的到來,所謂的泛電商,就是指一切從電子商務產生的交易。
所以從目前的傳統電商來講,電商搜索類以及社交電商類平臺等,都屬于電商4.0時代,未來電商一定會到達5.0、6.0、7.0時代等等,但互聯網時代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泛電商呢?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更加貼合于產業發展,更加契合于消費者的變化和需求,同時能緊跟技術發展潮流的泛電商。
同時,跨境電商的新模式必定是順應潮流才能適應時代,廣義上的B2B成為了公認的國際貿易主流形式,但同時傳統的B2B變革已經產生。比如,歐洲對商家的本土化落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舉個例子,中國的女孩子喜歡在淘寶上海淘歐美的包包,而不是在亞馬遜中文站上進行購買。這說明了互聯網PK的是入口,所謂的入口就是用戶的使用習慣,未來電商想走出去和海外平臺進行合作,并與海外買家進行溝通時,應該注意要貼合他們的風俗和習慣。
全球的平臺都在蓬勃發展,東南亞已經做好準備將成為僅次于中國和印度的世界第三大電子商務市場。北美的電商市場也很大,生態各異,而南美市場電商環境發展較為成熟,其本土的電商經歷了多年的成長,也形成了固定的網購消費模式。所以,全球的2C平臺巨頭已經出現,但是2B的電商領頭羊在哪里?2B平臺難道不能進行深化和升級嗎?
適應新的起點才能找到新的成功,一邊是中國制造的原產原址的好商品,一邊是少量多批需求的海外買家。對于這種情形,中國跨境電商只有找準定位和合適的跨境電商模式,未來才能有充沛的發展空間和動能。
跨境的產業鏈,服務決定了其成敗,所以優勢產業匹配藍海市場,將是跨境電商走出去的一個重要方式,行業垂直將成為城市跨境走出去的新名片以及新趨勢。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