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零售商誰能滿足更多需求,誰就是王者?
首先看看市場上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實際上以前是沒有新零售O2O模式的,就是給消費者提供好的商品和效果的服務;現在為什么要提新零售O2O模式呢?是因為新零售O2O模式消費者發生了變化,消費需求也發生了變化。
在電商興起之初,曾一度不被傳統零售看好,直到電商以銳不可擋的姿勢異軍突起,并逐步占領了年輕人的消費市場。傳統零售企業遭到了嚴重的沖擊,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業大佬也難逃關店的危機。
傳統零售感受到了電商給市場帶來的巨大變革和機會,一些線下零售企業也紛紛涉足電商,如蘇寧跟阿里合作,沃爾瑪和京東合作,傳統企業與電商之間的融合越來越緊密。
其實,線上無法完全取代線下,線下也無法完全逼退線上,“新零售O2O模式”之“新”,顧名思義,是相對于“舊零售”,即傳統的線下零售模式而言。其創新之處在于它是一種場景化零售。通過給消費者營造一個線上線下互通的場景,讓顧客身臨其境的感受這個場景給身心帶來的愉悅。在這個場景中,消費者既可以獲得產品知識,體驗到來自產品本身的快樂;又可以感受到來自周邊的氣氛烘托出的妙趣橫生的娛樂場合。
關于新零售O2O模式的顯著特征,馬云認為是“線下、線上、物流結合”。很早以前,先知先覺的傳統實體企業就開始使用ERP、CRM等軟件來實現采購和客戶消費的數據化。但這更多還是渠道之變,談不上新零售O2O模式。只有在前兩個基礎之上實現智慧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新零售O2O模式。在這一過程中,智慧場景的打造極其重要--只有源自線上的智慧加上來自線下的場景形成渾然一體的智慧場景,才能滿足消費升級時期用戶的消費訴求。
第一,運營中心在變遷。過去的運營中心是企業、品牌,現在的運營中心是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
第二,流量獲取的行為在變化。過去很多零售談的只是商品端、供應鏈端,現在談到的是商品與情感,商品在社交化的過程中流量獲取的黏性,所以新零售O2O模式出現的變化帶來了流量獲取的新變化。
第三,數據分析在變化。從國美來說,過去到賣場里頭,更多的是跟促銷員進行銜接,所有的用戶信息都被促銷員獲知,但是企業的后臺平臺不知道,無法形成鏈接和獲取。彼時的好處是什么?好處是形成了快速的商品對接,但是沒有數據。現在大量的線下線上融合,用互聯網技術把數據、人物畫像沉淀下來,通過數據報告可以分析用戶有什么潛在需求。我覺得這不僅是零售,各行各業甚至在銀行都出現了。
第四,用戶需求在變化。從營銷手段來說,過去都是對外的包裝,品牌包裝,現在則是希望通過服務、選品,甚至是服務能力、選品能力。因為有很多個性化的服務,很多產品不僅是選出來,還是創造出來的。所謂的反向供應鏈就是用人的需求來傳遞到后臺,產生定制化的商品,所以用戶的需求變化也導致了模式在發生變化。
第五,圈層在變化。原來是一些個性化的、點狀的模式,現在變成圈層,形成一個平臺,形成一個聯合運營的過程,叫跨界組合。現在是一個鏈到圈的時代發展,這幾個節點的變化帶來一個新的場景的變化。
而在打造智慧場景的過程中,正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而科學技術的利用尤為關鍵,包括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其中,物聯網在互聯網連接人與人的基礎上,進一步連接人與物、物與物,最終實現人與信息、人與設備、人與服務的鏈接;大數據前所未有地將人、商品、服務,乃至一切可以運轉的設備、機器的流通、運行數據化,通過大規模的收集與分析,得出種種結果助力商業決策;人工智能則在傳統自動化的基礎上,通過機器模仿、深度學習,讓商業流程更自動、自然和智慧。
大家都在搭建一個小型的生態圈,最終會打造一個以用戶為主導的共贏生態體,通過體驗、定制化產品、數據精簡化營銷、社交圈體,形成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對于品質生活的追求,這就是現在正在打造的新零售O2O模式場景。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