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一個多數人難以一語道明的概念,卻成了互聯網行業最炙手可熱的領域。它的興起仿若一夜春風來,在餐飲、旅游、教育、醫療、打車等各個行業全線開花。原本線下消費體驗的方式,被全面接入線上。而且這種輕模式的發展方式也吸引了大量資源進入。不過要想真正玩轉O2O顯然沒有字面上這么簡單,線上線下如何平衡、配合,用戶體驗怎樣把控,這些不僅考驗著一家企業的智慧,更使得大數據在O2O領域有了用武之地。
有心人或許不難發現,近期大量的融資事件都與O2O相關,在線旅游、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等等,O2O從來不缺乏資本的青睞。
不過有錢并不意味著能隨意任性,在這方面有著太多血淋淋的教訓。快的與滴滴在情人節當天宣布合并,雖然不清楚雙方喜結連理的真實原因,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它們燒了大量投資人的錢,但最終也沒有在市場份額上拉開差距。顯然,市場的獲取不是依靠野蠻任性地砸錢換來的,O2O行業需要更加精細化的運作方法。
而精細化恰恰是數據的優勢所在,在一連串看似零散的數據之中,通過特定的算法,得出更有針對性的運營策略。數據是企業未來營銷推廣的富礦,誰先占有就意味著擁有了市場拓展的制高點。
或許多數人還對微信朋友圈的廣告記憶尤深,三個不同層次的廣告居然在朋友圈引發了刷屏之勢,而其背后也能隱約窺見大數據的影子。三個廣告面向三類不同的人群,推送的依據是微信收集的用戶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來判斷用戶的消費能力,進而推送相對應的廣告。然而即使傳播廣泛,微信朋友圈的廣告也有令人詬病之處:有些消費能力強的人收到了可口可樂的廣告,而有些消費能力欠佳的群體收到的卻是寶馬廣告。這種尷尬更多地折射出了算法上的精確性不足。
這一點也恰恰是O2O企業,特別是初創企業所擔憂的,畢竟他們不是不差錢的大佬,每一分錢都應該盡可能用在刀刃上,粗放的營銷分析結論對于它們是一種難以承受之痛。大數據是提高效率和精確性的有效做法,但其本身并不增加成本,甚至在減少企業營銷成本。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其所服務企業可以迅速判斷出效果更好的營銷途徑,節省不必要的營銷成本。
精準營銷的最明顯之處體現在O2O企業不可避免的地推工作上。通常做法是將一個試點城市的成功經驗在全國推廣,這種傳統做法難免會遭遇水土不服。隨著大數據的接入,O2O企業的地推工作就可以具體到某一個城市,甚至某一個社區,根據不同地域的習慣以及行為方式,制定不同的策略。當然這還是一種較為粗放的形式。如果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各地市場大小、收集用戶消費習慣,這些難題都將迎刃而解。關鍵的是,效率和質量都將有明顯提升。
O2O被人們寄予厚望,即將成為下一個風口。但在這個風口之下,大數據絕對是起風的最強有力氣壓,O2O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保駕護航。
如需了解更多O2O解決方案,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文章轉載于:http://www.yixieshi.com/87005.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