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以義烏浙商創業為背景的熱播劇《雞毛飛上天》用超高的收視率完美收官,不僅贏得了人氣,也收獲了如潮的好評。這部劇講述了80年代浙商陳江河的創業之路。主人公陳江河擁有超乎常人的大局觀,在企業經營上每一步都走在別人前面,在雞毛換糖的思想下,脫離了傳統體制內的模式,開創了零售、渠道、海外倉等多種創新型模式,一手夯實了義烏小商品市場在世界的地位。可以說,《雞毛飛上天》用一個人物的奮斗史折射出中國幾十年來的商業變革。
故事起初,陳江河靠著雞毛換糖的交易建立起了買賣關系,而后這種交易形式被零售所取代。回在今天,這種零售在依舊占據市場主導,無論是線上或者是線下,我們發現零售經營仍然是商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伴隨著零售的成熟,隨之而來的就是渠道的興起。陳江河當上襪廠的廠長后,開始淘汰舊的機器,全國各地尋找經銷商,去做展會吸引經銷商,親手把一個瀕臨破產的襪廠做成了可與龍頭相競爭的企業。雖然他在后面離開了襪廠,自己單做,但這套模式還是被完整地采納過來。尋找廠商——開發經銷商——維護代理商,這種渠道模式逐漸被完善,慢慢地走向了批發。但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商家通過代理商、經銷商來代售自己的商品,利潤低不說,更是把自己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別人手中,一旦經銷渠道出現問題,企業就會面臨渠道斷裂,客源流失的危機,更有甚者殃及池魚,損失慘重,如此帶來的品牌受損要再重新恢復更是難上加難。也正是這個原因,陳江河在后來的經營中被經銷商卡住了命門,面臨經營危機,最終只能通過自建渠道才找到了出路。反觀現在,有多少企業也像陳江河一樣將客源掌握在渠道商手上呢?
市場機會被逐漸挖掘,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后期陳江河不僅面臨義烏當地企業的競爭,更有東南亞國家也同樣虎視眈眈。中國制造的低標準在歐洲市場每每受挫,推廣成本以及用人成本在國內生產商看來更是要命。這個問題在今天也依然存在,傳統線下在經營的同時仍需支付高昂的店租、人員成本。加上當市場飽和、競爭加劇,這個時候再想依靠好的產品或渠道就已經很難壟斷市場。供過于求的前提下,不管是曾經多么輝煌的企業都必須面臨轉型。
隨著時間的推移,義烏的發展從傳統的線下逐漸轉變為線上,小商品開始通過線上更加深度的走向世界各地,大企業也因徹底失去了壟斷權相繼倒下。而互聯網興起,網上自動售賣機和完善的物流讓終端客戶不出家門就可輕松購物,最終批發、零售統統轉移到了線上。商鋪的大規模退市,網店的層出不窮,預示著新的商業模式已經到來。這就是電商模式的興起。
作為一部燒腦的電視劇,相信每個人看過之后都會有著同感,雖然很多人沒有經歷過早期中國的經濟模式,但卻是看著互聯網逐漸發展的一代。對這一點,我們應該感到慶幸。今天的互聯網全面快速,取消了傳統的代理商渠道模式,使終端客戶直接面向企業。各種舊的商業模式逐漸消亡,新型的模式開始作為主導。消費商時代人人可為,直接縮短了廠家與客戶中間的環節。換做以前同樣是一家飯店,它更需要的是做各種廣告,不斷的去拉攏新顧客。現在的經營模式通過一些優惠活動或者獎勵措施,讓老顧客去拉動新顧客。這種新型的消費模式可以稱之為消費商。消費者可以成為經營者,同時具有兩種身份的特征。
如同Micronet微網的“獨立商城+分傭模式”,消費者注冊或購買商品成為企業商城的分傭者,通過推廣商城即可獲得商城提供的分傭提成。對于企業來說,通過自建商城獲得了掌控主動權的自營渠道和吸引消費者的營銷模式,不用再擔心流量枯竭,庫存積壓。對于消費者來說,即購買到了真實需求的東西,又得到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何樂而不為?而這種利益捆綁、轉換的模式,也就是現在最新出現的消費商模式。
當一批批傳統企業因固有的傳統模式相繼倒下,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批新品牌憑借互聯網思維迅速崛起。對于面臨轉型的企業主來說,搭上互聯網這幫順風車一起發展才是順應經濟變革下的又一次“雞毛飛上天”!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