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對微信的模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從紅包、朋友圈視頻到如今的公眾平臺,似乎QQ的發展路線只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但實際上,QQ“拿來”的這些新功能并未起到多少預想中的作用,紅包無人問津;小視頻不溫不火。而這次的“公眾平臺”能重煥QQ的第二春嗎?
答案是“未必”。盡管騰訊一再宣稱QQ與微信的用戶屬性有不同,但對于公眾平臺最大的用戶群——媒體/自媒體來說,平臺的遷移和轉換的成本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最早的微博到微信的遷移中,有多少人就是因為低估了轉換成本而雞飛蛋打。而且,微信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無論是粉絲生態還是運作環境都已經相對成熟了起來,各路大號、意見領袖已經成為了“既得利益者”。你讓他們放棄現在已有的去投入QQ未知的懷抱,積極性會有多高不言而喻。
其實在QQ做公眾平臺之前,已經有不少先驅者想要分微信一杯羹了:易信公眾平臺、來往公眾平臺等類似平臺層出不窮,而對于用戶來說,其他平臺所帶來的效果是微信公眾平臺所不能比擬的,希望而入,失望而歸成了常態。所以,此次的QQ公眾平臺會不會又面臨和易信公眾平臺、來往公眾平臺等平臺相似的命運?QQ公眾平臺的價值在哪里?我想,這是所有人的疑問。
“重度”的QQ,迷失本心
隨著QQ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改版,人們普遍有種感覺,似乎QQ離最初那個聊天的工具越來越遠了。QQ商城、QQ閱讀、同城服務、QQ直播,大批與“交流”關聯不大的應用開始充斥其中。QQ似乎想做一個全能,將能夠看到的幾乎所有火爆的功能都添加進來,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把用戶留住。但實際上,人們對這并不怎么買單。
QQ是1999年推出的,同年推出的互聯網產品中,有不少產品已經消亡,而QQ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是國內互聯網用戶活躍度最高的產品。這其中,QQ推出了游戲、QQ空間、QQ秀以及QQ的多個伴屬產品,來幫助產品完成延續性,讓用戶長期留在QQ上面,人人網、開心網等正是因為延續性不夠,導致大量用戶離開的,而用戶顯然是離不開QQ的。而且仔細觀察可以發現,QQ火爆的產品,如QQ空間、QQ秀等都是基于QQ本身特點的伴屬,也就是說人們是因為喜愛QQ所以帶動了周邊的火爆。反觀那些不死不活的應用,QQ商城、QQ直播無一不是背離了“聊天”這個基本的屬性,開始走一些旁門左道。而正是因為這些“不務正業”的行為,使得不少老用戶最終選擇了離開。
回歸本質才是正途
互聯網大潮中,產品的更新迭代變的更加之快,我們見到過太多的爆紅產品,臉萌、百度魔圖、足記等,即使短期內用戶會因為某些原因而使用該產品,但娛樂之后呢?產品還剩下什么?
QQ若想繼續在這大浪淘沙中屹立,盲目的跟風并不是出路。QQ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網民接觸的第一款聊天工具,它的底蘊是其他產品無法企及的。這是QQ的財富,也是其突出重圍的生路。無論是QQ空間還是QQ秀,這些基于自身特點的衍生品才是延長QQ生命周期的法寶。模仿他人去做公眾平臺,這個本身就與QQ的自身定位不符,即便短時間內能吸引一部分用戶,“一處水源供全球”會在QQ公眾平臺、微信公眾平臺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要知道,騰訊微博的前車之鑒可并不遠。
找不準定位的QQ,再來十個平臺,也嗨不起來了。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