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觀最新發布的數據中,支付寶市場份額為54%,財付通(微信+QQ錢包)為37%?傮w看,移動支付的市場集中度要遠高于整個網絡支付的大盤。
大盤,老大老二相加是六成。移動支付,老大老二加起來近九成。
這個格局,可能短期之內都不會大變。無論是之前Apple Pay入華,還是銀聯牽手京東,雖然都讓市場產生過期待,但目前看來,要撼動雙寡頭局面,都很難。
移動支付市場,進入的門檻很低,但是,做大的門檻很高,支付寶和微信,都是基于各自強大的護城河,并且給了用戶不得不用的理由。
微信支付:護城河是社交+游戲
支付寶 :護城河是電商+金融
為什么一定要用微信支付,別人都在發紅包,難道我不搶么?為什么一定要用支付寶,因為我要淘寶,要存余額寶理財,要漲芝麻分啊。
微信支付的背后是騰訊,手握8億用戶的社交巨頭,支付寶的背后是阿里,手握幾萬億交易額的電商大佬,這兩大領域,別人要切進來,難度都顯而易見。
那支付寶和微信,到底誰會勝出呢?回答這個問題前,Micronet微網微信商城小編先在辦公室做了一個簡單調研,看10個人的最近10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
移動支付雙寡頭之戰:支付寶替代錢包 微信對標零錢
從他們的賬單看,大部分人支付寶里錢多,賬單類目比較多,金額也比較大,微信支付金額小一些,以紅包轉賬,線下小額支付占主體。
我們統計了100筆支付,做了一個簡單分類:
微信支付:57筆微信紅包+23筆轉賬+5筆游戲和手機充值+15筆線下消費
支付寶 :25筆轉賬+17筆網上購物+25筆線下消費+10筆信用卡還款+8筆余額寶轉入轉出+9筆運費險購買或賠付+6筆花唄還款。
樣本有點小,不能完全反映兩家的狀況,但可以看出,微信支付的集中度很高,紅包+轉賬,這兩類社交支付占到了八成,剩下的是充值和線下的消費支出。支付寶則較為分散,轉賬、線上線下消費之外,還信用卡、理財、繳費、信貸、保險也各占了一定比例。
微信的特點是高頻,而支付寶的特點是多維;蛘哌@么說,微信更像零錢包,裝散錢的;支付寶更像錢包,或者說個人金融生活的管家。
所以,誰會贏這個問題,看我們用什么標準去看
1、從筆數上看,微信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因為社交的活躍太厲害了,10塊錢的紅包,搶了發,發了又搶,可能來來回回就10塊錢,但卻能產生幾百筆支付,誰會一天買幾百次東西呢。
而且,搶紅包的錢,提現要收費,那除了發紅包,不如就買水買包子的時候花掉吧。這也就是高頻打低頻的邏輯,這也是零錢包和錢包的區別,幾塊錢的支出,肯定掏零錢包,懶得掏錢包了。所以,拼筆數,支付寶鐵定吃虧。
2、從未來金融實力的比較上看,支付寶的勝算更大。
支付的背后,是金融。從金融業務上看,支付是其中一環,除此之外,金融最重要還需要有信用風控體系的支撐。而在這一點上,支付寶會比微信占優。
因為支付寶能掌握的數據維度多且深,一來有親大哥淘寶的支撐,微信支付雖然也有交易場景,但這些場景都不屬于微信自己,比如一筆美團交易,美團是不會告訴微信用戶買了什么的,另一方面,支付寶上,涉及的金融類交易比較多,這些對金融風控的價值很大。所以,螞蟻很快能建立起芝麻信用,很快能把花唄做大,而同時間成立的騰訊信用卻悄無聲息,社交數據對金融風控的價值,比電商及金融數據差太多。
馬云在前幾天的湖畔大學上說,微信紅包確實打得我們滿地找牙,但冷靜下來想想,社交實在不能給公司帶來什么價值,有價值的還是數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同樣做支付,騰訊的劉熾平說,這是騰訊整個生態的基礎設施服務,騰訊的生態是社交,是游戲,是連接一切。而馬云說,我們希望聯合金融機構一起做新金融,服務二八原則里,沒有被傳統金融服務好的八。
志向不同,路數自然不同。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chinaz.com/biz/weishang/2016/0523/533680.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