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憑何拿到11億美元融資?
2017剛開年,O2O領域就出現了高達11億美元的融資Case。只不過,這次融資的不是團購巨頭美團點評,而是阿里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阿里巴巴剛發布的財報披露,口碑已在本月完成了一輪11億美元的融資,領投方包括銀湖資本、鼎暉投資、云鋒基金和春華資本。
從2011年團購開始,中國的O2O經過了風風火火的6年。這個市場,廝殺從未停止,資本一直在豪賭。這6年里,打車、外賣、到家等各種服務興起,O2O不再只是團購。相反,團購的衰退和它的興起一樣快速。以餐飲為例,團購的交易額目前仍然只占線下餐飲市場的5%左右。
100億美元的教訓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到現在,團購為主的O2O大概燒掉了資本100億美元。其中,美團點評兩家合計融資大約有55億美元。
然而這100億美元好似泥牛入海。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家中國的團購公司可以上市讓投資人實現退出。美團點評迫于投資方壓力合并,試圖合力沖刺IPO。但沒有強大盈利模式的前提下,IPO前路艱險,美團點評180億美元的合并估值也面臨縮水的質疑。
但團購有自己的歷史貢獻,整個中國用戶的O2O習慣是團購教育的,線下商家開始接納O2O也是從團購開始的。這是團購不可抹殺的功績。
可是,團購為什么不可持續?團購以低價優惠作為吸引用戶的主要手段。團購對商家的最大吸引是前期導流,但低價折扣不可持續,大大損傷了商家的利潤和生存空間。一個鏈路上一旦有一方利益不能兼顧,就無法持續。最近一年商家紛紛出走美團也基本都基于這個根源問題。
而且,低價折扣下,美團點評想要盈利也幾乎不可能。這也是資本越來越不看好美團的原因,沒有造血能力且不斷燒錢的美團點評,對資本來說就是個無底洞。
黃雀在后:“富二代”口碑
2014年年關,美團點評CEO王興接受采訪時說過“O2O永無寧日”。口碑的融資對美團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在美團點評的體量之前,顛覆團購的肯定不是另一家團購。這也是為什么百度糯米重金投入仍然無法抗衡美團點評的原因。團購不可持續,這是美團給出的前車之鑒,后來者避開這條老路才有致勝的可能。
擅長戰略布局的阿里,就選擇了另一條路。
2015年6月,阿里和螞蟻金服“重倉”線下,合資成立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口碑和支付寶合力,試圖在廣闊的線下市場占領一席之地。
在阿里和螞蟻金服的加持下,口碑這個“富二代”發展的速度著實讓新美大眼紅:2016年,季度GMV達1731億元,入駐商家數量超過150萬家,日常交易筆數1500萬筆。從筆數上來說,口碑已經超過了美團點評——據接近美團點評的人士透露,美團點評合并后的日交易筆數大約在1300-1400萬筆。
口碑成立的時候,不少人認為美團的先發優勢太大,阿里錯失了國內O2O的最好時機。美團確實在“百團大戰”里艱難地存活下來了,但就像王興說的“O2O永無寧日”一樣,這遠非O2O的終局。
口碑沒有團購的包袱,一年的時間里,阿里入股餓了么,和口碑形成“到家+到店”的協同作戰策略。在到店業務上,口碑又和支付寶形成了“支付+行業解決方案”的分工,也就是支付寶鋪開支付,口碑接棒為線下餐飲、休閑娛樂、麗人等商家定制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商家通過這些方案進行后續的會員營銷、數據挖掘、供應鏈管理。
口碑策略的核心目標,從B端來看是成為商家的營銷管理中心,從C端來看是用支付、在線點餐、個性化數據等服務把用戶的支付、復購都留存在自己的平臺上。口碑做的事情,正是王興提到的“下半場”的核心能力:靠互聯網技術幫各行業的各個環節提升體驗、效率,降低成本。
美團的團購故事到頭了
滴滴打車、餓了么外賣、上門家政、汽修……幾乎所有的O2O服務在初期都會選擇低價來打開市場。團購好似一劑興奮劑,讓美團用四五年時間就迅速壯大,可是除了低價,王興還有別的路嗎?
從“下半場理論”可以看出,王興開始反思團購模式的弊端,并且在思考線下市場、商家的根本需求。但是美團點評兩萬員工,太龐大慣性也太大了,原來的先發優勢正在成為轉型的包袱。王興要想讓美團點評徹底擺脫對團購的依賴,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更大的壓力來自外部。美團面臨的幾乎是車輪戰。百團大戰之后,美團又遭遇了口碑、餓了么、百度外賣的苦戰,酒旅業務勁敵攜程。這幾家的競爭合力,讓美團點評的IPO計劃無限期延后。去年1月,美團融資33億美元并且簽署了兩年內IPO的對賭協議。如果沒有團購之外的新價值,美團點評的估值也將大幅縮水。在這一點上,團購鼻祖Groupon的股價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