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老品牌也遭遇天花板,看看2016年有哪些企業繼續走下坡路。
1.美特斯邦威
作為中國早期發展起來的本土零售服飾品牌,美特斯邦威可謂是嘗盡了市場紅利時代溫水煮青蛙時的舒適生活。面對互聯網的來勢洶洶,美特斯邦威轉型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丟掉了品牌本身應有的產品高度就無法在競爭者存活。在過去的2016年,美特斯邦威沒逃得過關店的宿命,3年關店1600家,節節敗退。
2.李寧
李寧的電商渠道銷售額已遠超過實體業績,日益攀升的店面租金,迫使其不得不逐漸關閉門店,3年累計1800家,未來電商渠道將會是帶動李寧增長的唯一動力引擎。
3.百麗
百麗可以算得上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女鞋品牌之一,不過曾經每日就有2-3家實體店誕生的神話模式似乎與如今的不斷地關店趨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4.達芙妮
同為女鞋知名品牌,達芙妮與百麗的問題大同小異,業績不佳,租金壓力大。一線大明星代言也沒將其救活,2016年線下收窄,關閉了超500家實體店。
5.波司登
波司登連續19年在羽絨服市場上市場占有率第一,但羽絨服業務下滑,男女裝業務拓展受阻,波司登的業績跌入了一個冷冬。品牌在凋零,渠道在萎縮,在轉型路上,波司登舉步維艱。
6.萬達百貨
受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轉變,大型零售百貨遭遇的沖擊顯得更為直接。萬達百貨去年在全國多個二線城市均顯現出不同程度的巨額虧損,關閉部分拖垮現金流的門店也是在轉型成本巨大的背景下做出的不得已的決定。
7.沃爾瑪
2016年初沃爾瑪宣布全球關269店,而在中國2016已關10店,關的都是三四線城市的店。主要原因為受本土超市品牌崛起的沖擊,如永輝、華潤超市。
8.梅西百貨
美國服飾百貨業受線上購物與景氣寒冬影響,面臨解散潮,梅西百貨與希爾思公司于前不久宣布關閉218家店,裁員10000人,將把節省下的資金用于扶持效益較好的門店以及線上渠道的鋪展。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