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O2O與移動營銷的結合成為了一種必然。尤其是可穿戴技術和設備日益明朗的崛起之勢,更是催緊了O2O的市場化應用,移動營銷自然也需要隨之跟上。
O2O并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但為什么這兩年O2O才這么火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移動互聯網技術和可穿戴技術的普及導致了O2O的誕生。在中國,O2O出現是在2010年左右,當時團購的誕生讓大家意識到了O2O。
O2O為什么能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下變成常態的營銷模式呢?因為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相互彌補的。如果我們把移動互聯網和O2O分開來看,我們會發現移動互聯網有先天不足,移動互聯網不具備營銷場景,而O2O的優勢則在于能夠完美地將線上線下打通,實現線下線上雙重互動。當然,O2O出現的核心原因是技術推動了營銷環境的變革。
解密O2O
首先要說一下團購。滿座網將團購概念引入中國后,3個月的時間內中國就涌現出了上千家團購網站,堪稱千團大戰。團購為什么趕上互聯網這班列車呢?因為團購可以迅速地將線上的流量進行引流,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關注。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以數量換取價格的目的。這是O2O出現的原因,而現在中國團購類的O2O已經不足200家了。這種大浪淘沙的過程,恰恰是這個行業進化的自然流程。
現在團購依然是O2O的主要模式,但O2O模式僅僅是線上和線下結合嗎?不是這樣的。有線上流量引流到線下的模式,還有線上資源進行分類整合的模式。
通常我們評估企業做O2O是否合理有四個維度:是不是基于現場體驗;到店到柜價值交付;隨機出發消費者動機;是否貼近用戶的剛性需求和長尾需求。
O2O就是將線上客流引流到線下商家。現在大家用的打車優惠、KTV和就餐免單的模式,都逃脫不了O2O的三大方式:團購、優惠券、在線支付。很多互聯網巨頭進行戰略布局,實現O2O的商業價值化需要完成四方面的環節:入口、消費、支付、分享。
比如說百度向去哪兒網和糯米網進行注資是為了打通信息消費,阿里收購高德地圖是為了打通O2O的入口,騰訊和大眾點評的合作也是為了打通信息消費,百度錢包的推出是為了沖擊支付市場,目的也是為了形成百度在O2O支付環節上的商業閉環。
玩轉O2O的三大基礎策略
在O2O的日新月異的環境下,我們提出了企業正確的實施O2O的觸點、定位、品類策略。
第一個,觸點策略就是規劃用戶的觸點行為。消費者的觸點行為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形成的信息流或業務交互的虛擬應用。其中第一點,觸點策略要優先LBS與導航功能的觸點,因為LBS是移動O2O營銷領域最為成功的應用觸點,也是用戶最喜聞樂見的與O2O營銷對接的方式;
第二點,用視覺圖片進行信息傳遞。圖片是快速讓用戶認知產品的方式,同時也是O2O前端觸點的有效方式;
第三點,通過服務能力數據的動態呈現。大家都有在線訂票的經歷,我可以實時知道我買的電影票位置在什么方位、什么時間,這樣可以免去我等待電影開場的時間,也可以避免我選擇不到的合適的位置看電影;
第四點,社交評論屬性的觸點構建與分享,地理位置也是可以作為O2O有效的觸點;第五,別強求顧客到店前全額支付。因為移動互聯網營銷環境還比較初級,很多商家還無法打消用戶對資金安全的擔心,O2O可以通過部分支付的方式降低觸點門檻,我們也可以用線下實體體驗的方式,觸動用戶的二次消費。
第二個是定位策略。定位策略的核心是將O2O營銷對象進行分群,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可以進行差異化的對話。針對不同的顧客要做不同的內容營銷。對既有顧客要提供更加準確的內容,對于自己尋找內容的客戶要提供服務式的內容,對完全陌生的顧客,需要根據他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做消費的決策。
第三個策略是品類策略。我們可以從4個維度進行解讀:第一,用戶維度。這是品類策略的基礎維度,能觸動用戶的消費欲望;第二,貨架維度。O2O線上購買的價格和線下的購買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從貨架思維出發,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平衡線上商品和線下商品之間單價平衡度的問題。第三,支付維度。我們需要考慮用什么樣的方式有效支付這個產品,有的用戶喜歡用支付寶,有的喜歡用百度錢包,還有的希望直接通過銀行卡終端進行交付。第四,產能與利潤維度。這個概念是為了提升商家的利潤率,因為產能跟利潤保障之間是矛盾的關系,如何平衡商品的價值與企業的利潤,是需要通過產能與利潤維度進行考慮的。
文章轉載于:http://net.chinabyte.com/6/13853506.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