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大戰再一次在電商行業卷土重來。
日前,在京東商超與沃爾瑪宣布結盟23天之后,天貓超市以一場“下午茶”的形式在上海的黃浦江畔高調造勢。這也是天貓超市首次向媒體開放采訪,其阻擊京東的意圖十分明顯。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天貓超市總經理江畔也首次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采訪,他透露,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對天貓超市的定位是繼淘寶、天貓、聚劃算之后的第四個消費者平臺。
“去年天貓超市銷售額增幅超過了三倍,我們希望未來三年能做到千億規模,爭取行業第一。接下來我們要啟動雙20億計劃,持續補貼消費者。”江畔豪言補充道。
不過,天貓商超話音剛落,便遭到了京東商城的反擊。7月17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公開對外表示,只要有足夠時間,京東終究有一天會超過阿里,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自己正在考慮如何在三年之內結束商超之戰,做到線上線下第一。
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認為,在電商行業,3C、服裝和母嬰等大的品類已經完成了圈地,雖然會繼續增長但是很難有爆發。而在商超領域,滲透率還不是特別高,依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但無論是天貓還是京東,要想占據行業第一的位置,依然面臨如何解決生鮮品類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模式之爭
戲劇性的是,新上任的江畔在此之前已經在沃爾瑪任職17年,擔任沃爾瑪中國區副總裁。今年2月,原天貓超市負責人金誠2月份調崗后,江畔便走馬上任。
對于自己的老東家,江畔并不愿意多談。他頗為婉轉地說:“我到阿里巴巴的前三個月,就是兩點一線,從住的酒店到園區,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解這家新公司。一個人要適應新的體系,并與團隊很好地磨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兩個完全不同的企業要去打通和融合,可想而知有多難?”
據他介紹,天貓超市在模式上進行了改良,既不同于天貓的平臺模式,也不同于京東商城、一號店和蘇寧易購的自營模式。據悉,各品牌商的商品會統一進入到菜鳥的11個中心倉庫,用戶在線下單后,天貓超市會將購物車的商品打包成一個包裹,然后統一發貨。最后,由萬象等落地配送公司去配送。
不過,天貓超市并不承擔庫存壓力,只有出售的商品才會算到其銷售額里,相當于一種“寄售”模式。目前,在具體類目運營層面,天貓超市采取本地化運營+進口的方式。具體來說,天貓超市在 11 個城市實現了本地化運營,例如在上海上線光明乳品、杏花樓月餅等。同時,進口商品是天貓超市深度運營的類目之一。
在線下資源的爭取上,兩家巨頭也在不斷加碼。天貓和京東分別以“外資系”和“國內系”為特色,天貓超市搬來了諸多對標沃爾瑪的外資伙伴,包括麥德龍、西班牙DIA、德國Inferno等十余家海外超市正式入駐天貓超市。而京東除了沃爾瑪之外,還與永輝、新一佳、武漢中百等國產商超達成了合作。
對于劉強東來說,商超的戰略意義還在于,它能幫助京東吸引更多女性客戶,從而進一步改善京東的客戶結構。據悉,京東即將推出精選商超頻道,從幾百萬種超市的SKU(庫存量單位)中精選出5萬個SKU,保證這些商品的品質,通過京東自營的方式來銷售。
王昕認為,線上商超平臺和線下超市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渠道。線上的優勢是方便快捷,物品品種會更加豐富。而線下的優勢是對實物有更好的體驗,這種信任感是線上取代不了的。“天貓超市的品類并不少,但它還是缺乏線下渠道的支撐,這是先天的基因決定的。但是,它勝在流量和用戶量足夠大。”
“生鮮”關難過
眼下,快消業的線下消費比例仍然遠超線上。據江畔透露,快消行業在線上的銷售增長非常快,超過了很多大行業,但實際消費比例還是很少。線下占到90%甚至更高程度,而線上只有7%,所以空間非常大。
而在王昕看來,雖然增幅明顯,但也不能盲目神化線上渠道,線下渠道的核心優勢還是生鮮領域。據他判斷,在線下超市的銷售額中,生鮮品類占據了近五成份額,而這一品類恰恰是電商平臺的短板。“生鮮包括了水果、蔬菜、肉類、冷鮮用品等,電商行業無論投入多少物流費用,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報告顯示,中國生鮮電子商務市場將在未來三年內呈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有望超過1500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0%。目前,生鮮食品在我國的電商滲透率不到1%,而服裝和3C數碼產品的電商滲透率已經超過了20%。
今年5月,京東終于將年初剛成立的生鮮事業部推到臺前,成為與3C、家電等并列的京東第六大事業部。劉強東放言,要從生鮮電商入手,投入巨資建立一個覆蓋中國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凍一體化B2C網絡。
而在2013年,易果生鮮獲得了阿里巴巴數千萬美元的戰略投資,隨后的2014年,阿里巴巴和云鋒資本又聯合對易果生鮮進行了B輪融資。阿里巴巴帶給易果生鮮的“紅利”十分明顯,易果生鮮獲得了天貓超市生鮮的獨家運營權,年訂單量增長達到400%。
資深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表示,生鮮電商必須要做本地化運營,本地采購、本地篩選、本地配送的成本非常高。“像天貓超市很多活動都是靠補貼的,去年的車厘子30多塊錢包郵,實際采購價都是40多元,一單要虧損幾十塊錢。也只有天貓才能進行價格戰,小的平臺燒不起這個錢。”
王昕則認為,“線上超市在標準品、日化品方面可以集中采購,形成價格優勢,很容易幫助他們將交易額做上去,短期內沖刺第一也沒問題。但是,長期來看,生鮮還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畢竟購買頻率要高很多,幾乎每天都需要。如果生鮮品類不夠豐富,用戶的黏度會大打折扣。”
他同時指出,在天貓超市和京東商城相繼發力后,其他線上商超幾乎不會再有任何機會。而對于天貓超市來說,下一步的重點將是彌補其物流的短板。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