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餓了么八年的張旭豪拿著自拍桿,以“網紅”直播的形式在餓了么上海總部辦公區足足轉了一大圈,并公布餓了么的最新戰略規劃。與此同時,美團外賣正優化配送模式,百度外賣則把打造一站式配送平臺作為發展方向。在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的支持下,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已經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不過,三者又互不甘心,正在通過提供鮮花配送等非外賣業務向即時消費平臺轉型謀求破局。
體量:突出重圍or平分秋色
與C2C電商平臺和打車平臺一樣,素來以高頻消費著稱的外賣O2O同樣把流量看做是代表平臺體量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選擇在還是建筑工地召開新聞發布會的餓了么有著深層意味。餓了么相關負責人透露,經歷快速擴張后,公司目前員工總數已經超過1.5萬名,“現在工位非常緊張,目前裝修的正是將在幾個月內啟用的新辦公區”。除了頗具隱含意味的秀團隊規模外,餓了么更直接宣布,交易平臺日訂單量已首次突破500萬,成為繼淘寶、滴滴快車之后的第三大互聯網單體公司。
而就在日前,美團外賣宣布經歷不到三年時間,日訂單量超過430萬單。百度外賣公開數據則顯示,平臺已擁有4萬多名專職騎士。
從業務量上來看,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已經掌握了國內外賣市場超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三巨頭,但三者的定位還略有不同。其中,餓了么在白領和大學生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易觀智庫此前發布的外賣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外賣市場去年全年交易規模達457.8億元人民幣。幾大平臺中,餓了么以33.7%的整體市場交易份額占比再次領跑,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緊隨其后。
“三者雖然在訂單量上存在一定差別,但短期內想吃掉對手也并不現實”,在易觀智庫分析師劉旭巍看來,僅憑三者的訂單量差別并不能直接評判一方已經取得勝利,“在同有巨頭支持的情況下,一方很難強勢領先其他兩方。”
資本+模式:無差別式競爭
入駐餓了么平臺的商家同樣入駐了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就像最早有觀點替餓了么“3•15”晚會風波喊冤叫屈一樣,三大外賣平臺雖然通過不同的形式聚集了大量用戶和消費者,但從根本上來講,三者提供的還是沒有區別的服務。而在資本層面,由于BAT站隊剛剛完成,三大平臺短時間內也不會出現糧草短缺。
運營模式和資本實力是決定外賣O2O平臺未來市場地位的兩大重要因素。“各大外賣平臺并未通過差異化的服務形成足夠的消費黏性”,在劉旭巍看來,目前整個外賣O2O領域的消費者忠誠度都不高,“這就意味著用戶流量不太可能大量集中在一個平臺。”在平臺商戶相類似的情況下,物流配送是關乎消費體驗的關鍵一環。而面臨巨量的訂單規模,自建配送隊伍+眾包物流配送團隊已是行業大趨勢。劉旭巍認為,各平臺之間在服務方面不會產生太大差別,很難以此形成競爭壁壘。
在尚未取得盈利的情況下,資本實力不僅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甚至直接關乎企業的生死。此前有說法認為,背靠BAT三大巨頭的外賣O2O平臺已經成功上岸,解決了資本的后顧之憂。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BAT的投資行為在短期內是給了平臺一個護身符,但并不等于給他們打了保票,“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三者已很難再打出激烈的燒錢大戰”。近半年來,外賣O2O補貼大戰幅度已明顯減小。張旭豪表示,目前餓了么補貼力度已經減小,有36%左右的訂單已不再享受餓了么補貼。百度外賣也表示,將大力打造配送團隊,提升消費體驗。
劉旭巍表示,外賣平臺在兩年內依舊很難取得盈利,外部資本的支持對企業而言仍至關重要。張旭豪也在餓了么資本化規劃中明確表示,公司仍堅持2018年上市計劃不變。在劉旭巍看來,上市對外賣平臺格局轉變或許是一個契機。
地位:BAT軍備賽關鍵一環
單一垂直化對以外賣起家的餓了么而言既是優勢又是軟肋。在協同發展方面,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此前憑借背后美團和百度糯米略勝一籌。不過,阿里的介入讓餓了么看到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其實,現在討論餓了么的發展格局已經離不開新投資者阿里。不同于此前的財務投資,目前餓了么董事會席位中已出現了阿里高管的身影。這也被解讀為雙方將進行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剛剛宣布投資消息后,阿里重金打造的新口碑便開始與餓了么進行深度整合。餓了么接手口碑外賣商戶的配送后,原來為口碑外賣提供配送服務的第三方平臺將會并入餓了么“蜂鳥”配送系統中,作為開放系統成員繼續提供配送服務,以補充餓了么方面的運力。張旭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這些都是表面合作,未來還將進行金融方面等更深層次的合作。
對美團而言,和騰訊一起到來的還有全國最大的信息決策類平臺大眾點評。在新美大體系中,美團外賣將從整個生活服務O2O領域獲得全方位的支持。而百度外賣作為百度一手打造出來的“親兒子”,百度體系中的資源無疑向其敞開了大門。
在劉旭巍看來,這場爭奪已不僅僅是三大外賣平臺在外賣領域的爭奪,而是BAT三大巨頭在O2O領域的一場“軍備賽”,“這也意味著三巨頭在此方面的支持將不遺余力”。
破題:轉型即時消費平臺
或許此時再討論外賣O2O的行業格局已經太過狹隘,伴隨著平臺轉型的步伐,外賣O2O正在向即時消費平臺轉型。
天生具備高頻消費的外賣業務也有著難以掩蓋的弊端:消費時段過于集中,極易造成資源浪費。大量數據顯示,外賣消費多集中于午飯及晚飯兩個高峰期,滿足高峰需求的配送隊伍在其他時段將出現大量閑置。對于外賣平臺而言,這些靠補貼建立的隊伍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
外賣O2O平臺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向即時消費場景拓展。在他們看來,這些新品類不僅可以增強平臺黏性及吸引力,同時也將創造更多的價值。餓了么方面表示,過去一年,餓了么在平臺品類以及消費場景上不斷深挖用戶需求,不僅擴充了果蔬生鮮、鮮花、超市便利店等品類,同時為消費提供從正餐到下午茶、夜宵等全時段的服務。覆蓋130多個大中城市的百度外賣正在自建生態,打造全品類一站式服務平臺。
劉旭巍認為,外賣只是即時消費中的一個品類,O2O之間的競爭已不僅僅是三巨頭間的競爭,甚至與京東到家等即時消費類O2O平臺已產生直接沖突。在他看來,欲突破重圍的外賣O2O平臺未來會向即時消費類服務平臺轉型,最終實現高頻帶低頻的商業模式。
(本文轉自北京商報,作者北京商報,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微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O2O方案,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