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經結束,新的一年拉開了序幕。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SocialBeta整理了過去一年數字營銷領域最熱的10大關鍵詞。而這些關鍵詞基本反映了當下正在流行的數字營銷趨勢。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對過去一年最引人注目的新興營銷技術、創意平臺和內容形式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H5
過去一年最熱的營銷關鍵詞當屬H5無疑。從2014年夏天小游戲《圍住神經貓》刷爆朋友圈之后,憑借著靈活性高、開發成本低且制作周期短的特性,這個由HTML 5頁面簡化而來的詞匯,迅速紅遍營銷圈。現在,HTML 5頁面已成為各大品牌移動營銷的標配,而微信平臺更是成為品牌H5營銷的主戰場。
2015年幾個令人眼前一亮的移動營銷案例,基本上也都是用到了H5技術,比如大眾點評的「這個陌生來電你敢接嗎」和騰訊全民突擊的「吳亦凡即將入伍?!」。而一些專注于H5創意制作的代理公司也迅速崛起,成為營銷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原生廣告
與傳統的banner廣告不同,原生廣告融合在投放平臺的界面之中,力求最大程度上減少對于用戶體驗的破壞。同時,原生廣告也會為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雖然「原生廣告」這個詞在國內一直熱度未減,但微信朋友圈廣告的出現才真正讓它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我們甚至經?梢钥吹竭@樣的場景:用戶不但不反感信息流中出現的廣告,還十分熱衷于點贊和評論。最近,擁有6.5億月活躍用戶的微信,還在信息流廣告中加入了短視頻廣告的新玩法。據悉,微博也將在2016年推出信息流視頻廣告,將全部采取用戶定向的方式投放?磥,國內原生廣告的春天才剛剛到來。
影響者營銷
影響者指的是那些能夠真正影響品牌目標受眾購買決策的人。僅僅只是用粉絲量和知名度來衡量「影響者」都是十分片面的。
如今,比起報價高昂的明星來說,品牌主似乎更青睞在各個細分領域有著影響力的博主紅人。他們往往有著敏銳的潮流嗅覺和一定的專業素養。時尚、美妝領域的博主已經成為該產業的重要鏈條,他們與品牌的合作形式不限于通過植入贊助內容「打小廣告」,有的博主甚至還參與了產品線的開發。
國內較有代表性的時尚博主比如石榴婆報告、黎貝卡的異想世界和gogoboi,他們的內容不僅有料,還有較為強烈的個人風格,深受年輕潮人們的喜愛。
實時營銷
實時營銷(real-time marketing)又稱借勢營銷(或者熱點營銷),用SocialBeta作者 @尋空 的話說是「最適合社會化媒體的創意形式之一」。
坦白來說,跟熱點確實有其合理性,畢竟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品牌可以通過借勢熱點溝通目標消費者,吸引稀缺的注意力。杜蕾斯、可口可樂、耐克都是實時營銷的高手。
但這也要求創意操刀者對品牌有深入的了解,否則只是盲目的跟風。從年初的duang、「藍黑白金」再到「我們」,你還記得哪些品牌成功借勢熱點的case呢?不過,對于追熱點這件事,不少品牌也表現得日趨理性。優衣庫三里屯事件也讓營銷業界開始反思「要不要跟熱點」以及「什么熱點值得跟」,這都是很令人欣喜的變化。
VR/AR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由計算機完全模擬的虛擬世界,通過給予用戶視聽和觸覺上的模擬體驗,帶給用戶真實的臨場感。微軟、三星、Facebook、谷歌和索尼等巨頭早已在這一領域開始了布局,競相推出虛擬現實設備。15年11月,FB還在信息流中引入了360度虛擬現實全景視頻,并向廣告主開放,也讓人們看到未來廣告媒介的更多可能性。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則是利用攝像頭,傳感器,實時計算和匹配技術,將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信息實時疊加到同一個畫面或空間。除了去年年初比較火爆的3D小白熊,比較會玩的品牌還有Mini,不僅推出了一款能夠輔助駕駛的增強現實(AR)眼鏡,還在廣州車展上推出了兩部360度虛擬現實全景視頻,為消費者打造新奇有趣的浸入式體驗。
2016年,預計將成為VR營銷和AR營銷的爆發之年。
SCRM
SCRM是Social CRM的縮寫,涵蓋營銷/公關、銷售和客服的職能。其核心優勢在于幫助企業在復雜的零售環境中監聽社交網絡中有關品牌、競品和目標消費者的動態,精準地進行營銷,并即時作出回應。而傳統CRM收集的信息局限于郵件、電話或者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渠道。
去年,微博與全球著名社交媒體分析公司SocialBakers合作的消息讓SCRM再次成為營銷圈關注的熱點。雙方共同開發了一款基于大數據的SCRM工具,涵蓋了微博營銷的六個維度:粉絲獲取與行為、內容、互動、顧客關懷、廣告效果和市場趨勢。這款產品還能與企業自身的用戶數據打通,建立起更清晰的粉絲畫像。上線至今,已經有30多萬家企業使用。
emoji
emoji是一套起源于日本的12 x 12像素表情符號,即日語繪文字(假名「えもじ」)的音譯。雖然直到2010年,emoji才被收錄進Unicode 6.0編碼,但它的流行很快從日本擴散到了全世界,成為年輕人表情達意的新寵兒。品牌和代理商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開始使用這種新的「日常語言」與年輕人溝通。用emoji點披薩,用emoji寫成的新聞稿,甚至用emoji拍電影……都是品牌emoji營銷的各種玩法。
在Taco Bell的推動下,墨西哥玉米卷餅被正式選入了emoji表情。雀巢和杜蕾斯也向統一碼聯盟遞交了申請,分別請求讓KitKat巧克力棒和避孕套也加入emoji表情的陣營。
如無意外,emoji很快就會成為眾多品牌主搶占的對象。
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crossover)原本在時尚界或者設計圈比較常見,意指兩個不同領域的行業、品牌或者產品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方式往往更易獲得公眾的關注。而聯名產品的推出也給了消費者買買買的好借口,從而讓品牌營銷發揮出1+1大于二的效果。優衣庫的星戰系列、星巴克的跨界時尚單品和可口可樂的多款跨界聯名產品就是最好的例證。
Uber堪稱是把跨界營銷玩得最為風生水起的品牌,從送雪糕、送日料再到移動試衣間,創意層出不窮,花樣迭出。
個性化定制
如今的年輕人普遍追求個性,早已不滿足于大眾市場上千人一面的商品。為了迎合他們的喜好,品牌主挖空了心思,想要為他們提供與眾不同的體驗。
運動巨頭阿迪達斯、耐克和New Balance就將目光對準了3D打印技術,以期為消費者打造量身定制的鞋子?觳途揞^麥當勞也推出了允許消費者定制專屬口味的自創漢堡。
而在快消品領域,可口可樂、百威、士力架、奧利奧和科羅娜啤酒等品牌,或者在包裝、產品上做起了文章,或者在Logo上動起了腦筋。大家耳熟能詳的昵稱瓶、歌詞瓶以及其他限量產品,就是個性化定制趨勢的最好例證。
移動支付
15年春節,支付寶和微信的「紅包大戰」拉開了兩家巨頭在移動支付領域戰爭的帷幕。此后,多款打車軟件聯手掀起的「補貼大戰」,又進一步加速了消費者移動支付習慣培養的進程。
移動支付現已成為O2O零售體驗中的重要環節。為了讓消費體驗更加數字化,不少品牌也將移動支付納入戰略布局。值得一提的是,接入支付寶的商家除了主流商超零售品牌之外,還包括了萬豪、Zara等品牌。而麥當勞、優衣庫等品牌也與微信支付達成了合作。
最近,移動支付領域又有了新的攪局者。蘋果和三星先后與中國銀聯達成協議宣布進軍中國市場,推出ApplePay和三星Pay。2016年,移動支付市場的格局是否會因此發生變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文/SocialBeta)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www.ebrun.com/20151222/159888.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