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霧霾已經不是個陌生的話題,隨著霧霾天氣的增多和人們對霧霾危害性認識的加深,“霧霾經濟”也應運而生。霧霾帶來的不僅僅是污染,也帶來了防霾躲霾的生活方式。在這里主要簡單分析五個行業在霧霾經濟中的表現。
12月19日至22日,中央氣象臺再次發布北京地區空氣污染紅色預警,而距上次紅色預警過去僅僅一周時間。近年來,霧霾已經不是個陌生的話題,隨著霧霾天氣的增多和人們對霧霾危害性認識的加深,“霧霾經濟”也應運而生。
霧霾帶來的不僅僅是污染,也帶來了防霾躲霾的生活方式。在這里主要簡單分析五個行業在霧霾經濟中的表現。
一、繞“霾”而行的旅游行業
在“京津冀不相信好肺”的生存環境下,人們對于藍天白云的渴求程度已經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旅行社也乘機推出“空氣游”,“清肺游”“,躲霾游”等一系列線路,主打回歸自然,放松身心等角度,受到市場熱捧。在各大旅行社官網中輸入關鍵字“霧霾”,就能搜索到各式各樣的旅游產品,如攜程就推出了“浙江千島湖2日1晚逃離霧霾半自助游”,去哪兒網也推出了“京城特供”的遠離霧霾旅游線路。
而這些由霧霾現象產生的旅游線路也有幾大特點:
第一,目標人群地域性集中:空氣質量較差區域的中老年人、休假的白領,放假的學生等。
第二,目的地區域性集中:國內線路集中在沿海城市、山區;國外線路集中在東南亞沿海區域以及南半球等自然環境優美的地區。
第三,時長短:一般為短期旅游項目,以放松身心為主要目的。
第四,價格優惠力度大:以打包模式出售優惠套餐,外加平臺補貼等多種形式號召人們走出家門親近自然。
霧霾旅游線路多為單價低,時間短,隨機消費偏好強的類型,商家能獲得的利潤很是有限。另外,旅游行業本身也具有低頻,低毛利且競爭激烈的屬性,如何利用霧霾帶來的用戶流量發展長期用戶和其他利潤空間比較大的產品就成了問題所在。
旅游是體驗性產品,旅游交易平臺做的不是一次性買賣,類似這種極端天氣下的情況實屬少見,在借勢推出產品的同時更應注意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提高用戶體驗,積累口碑,為后續推出其他旅游項目積累潛在用戶群體。
二、“自強不吸”的交通行業
12月7日北京首次空氣污染紅色預警發布后,全城機動車限行成為了出行領域的增長突破口,據滴滴出行媒體研究院的數據表示,限行首日滴滴順風車的預約量較前一日增長了93.5%,這一數據也創造了順風車增長的新紀錄。一向懂得借勢營銷的滴滴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迅速推出“順風抗霾”的活動,對于車主一方進行了政策鼓勵。
優步則推出了電動車項目,對新能源車車主和選擇電動車出行的乘客都進行了補貼和福利政策的推廣;易到用車也推出了“五折用車”+“不加價”的噱頭來吸引用戶;神州專車和滴滴巴士也都推出了送口罩的活動。
對于出行領域來說,天氣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應加強平臺對于極端天氣出現訂單量變化的應對能力。另外針對霧霾天氣而言,類似優步推廣清潔能源汽車的做法十分可取。目前出行領域的重心都放在便利性或者是人文關懷上,但是社會責任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部分之一,對企業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大幫助。
三、“在家待著就安心”的智能家居行業
霧霾引起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極度關注,在室外環境無法被個人能力所改變的情況下,人們想盡各種辦法要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新風系統就是近幾年智能家居領域的一顆新星,它的原理是通過專業的送風和排風系統在空間中形成“新風流動場”,從而達到對室內空氣的凈化作用。新風系統目前在中國市場的普及率甚至不到1%,可以說是相對陌生的概念,而相對于新風系統來說更具普適性的智能家居產品非空氣凈化器莫屬了。
空氣凈化器在霧霾天成為熱銷商品,各大電商平臺都把空氣凈化器當做主推產品放在首頁的醒目位置,區別于日常銷量的低迷,在霧霾天里空氣凈化器常常是供不應求。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空氣重污染當周,空氣凈化器銷量周度環比增長173%。而在今年前10個月,空氣凈化器銷量卻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奧維云網線下監測數據顯示,就在11月最后一周,國內空氣凈化產品銷量還是同比下滑35.5%,環比下滑58.5%。
對于智能家居而言,靠天吃飯的屬性依然十分嚴重。并非是市場潛力不足,更多的是用戶需求未被足夠開發。就像人不是非要渴了才去喝水,空氣凈化類家居的需求應該建立在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追求,而非基本生存條件的保障。
四、“不要霧霾也不要油煙”的外賣行業
“上門經濟”更是成為了霧霾天中的寵兒,根據百度外賣的數據顯示,12月7、8日,北京地區外賣訂單量相較平時增長了24%,而美團的外賣訂單增長量較平均水平增長27%,這主要是因為空氣污染限制了群眾出行愿望,無論是購進食材還是外出就餐的計劃都被影響,所以大眾更傾向于在家訂餐,造成了外賣平臺訂單量激增。
但是外賣訂單量激增的背后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商家準備不足造成響應時間長,菜品質量下降等;配送環節耗時過長,配送錯誤等問題造成的投訴量占絕大多數。
需要注意的是在類似于空氣重污染這種極端天氣下的配送以及對于外賣配送人員的勞動保護問題。飲食是剛需,外賣平臺在用戶的獲取上相對而言要簡單很多,關鍵在于如何留住用戶,那么用戶體驗就成了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尤其是在極端天氣狀況下,配送是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也是導致用戶投訴最多的問題之一。如何解決還需要各平臺去制定相應的辦法。
五、“停止去學校的腳步,不停的是學習的步伐”的在線教育行業
12月8-10日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期間,北京市中小學發布了停課通知,這給廣大在線教育機構帶來了新的機會。教育巨頭新東方推出了為期三天的“停課不停學安心在家學”的免費公益活動,為廣大學生提供與學校教學進度相匹配的課程,并派出教師通過網絡為學生答疑解惑;好未來教育集團三管齊下,學而思網校全站課程免費,并在72小時內滾動播出,海邊直播的名師課程全部回放免費看,而樂外教保持持續在線狀態。據統計,停課的三天總計約2萬名學生通過學而思網校進行學習,同比增長50%。
中小學停課為在線教育充分展現自身優勢提供了舞臺,但在線教育的發展不應以停課這樣的極端現象為發展契機。在線教育與課堂教育是利用不同渠道進行的教學工作,就像教科書和教輔資料一樣,最重要的在于共同發展。在線教育的重心應在于發展優質內容,培養用戶習慣,獲得長遠發展。
霧霾經濟不是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經濟體,但是對于商家而言,如果能夠充分借勢,也不失為一個促進自身發展的好機會。而要做到這一點,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兩點:
1. 如何將極端情況下出現的用戶流量轉化為常規用戶流量
2. 如何利用霧霾相關產品帶動其他產品銷量
這就需要從業者巧妙運用價格,平臺等優勢擬定戰略,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擴大口碑和影響。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霧霾經濟,更是霧霾經濟后自身發展的大好明天。(文/億歐網,孫園)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