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什么平臺最賺錢?小編大膽猜想,微信依舊是生意人最大的舞臺。在經歷2016年的電商寒冬下,很多商家會認為微信真的很難玩出什么大事件,經營推廣更是力不從心。可國際大牌卻用實際行動告訴你:相比較阿里,我們更看好微信的未來電商前景。
1.微信成為奢侈品營銷寵兒
自從2012年11月,Louis Vuitton在微信上首個開通微信公眾賬號以來,Cartier、Chanel、Dior等大品牌也相繼開通了服務號、訂閱號。
去年8月份,Dior首度在微信上推出“七夕限量包款”,在利用朋友圈廣告、微信公眾號預售等等方式大賺消費者眼球。
而今年開春,紀梵希與網紅博主包先生的合作包袋,全球限量80只,單價1.49萬,同樣在微信上玩起“限量預定”中直擊情人節禮品高峰。
2. 奢侈品對客戶的加速探索
現如今,這些國際品牌進駐中國,沒有首選阿里、京東這些知名平臺,而是選擇微信這種社交平臺,主要原因仍是奢侈品牌強調:既要稀有,又要普及。這種希望只有我有(稀有),但大家都能懂產品(普及)的心理是每一位奢侈品買家所共有的。
于是,坐擁7億活躍用戶、互動性強的微信,無疑成為了奢侈品牌鏈接消費者的一個重要平臺。這種流量高度集中的社交媒介,不僅能讓品牌與消費者直接對話,而且不必要再將他們引至線下旗艦店,即便對于那些沒有實體店的品牌而言,社交媒體也是它們獲得關注的必備武器。
3. 奢侈品如何打入微信渠道?
雖然近幾年,奢侈品牌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彌補了“品牌普及”的缺漏,但當高冷的奢侈品紛紛打入微信渠道時,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這些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奢侈品,是如何保持“稀有”的貴族氣質,又能利用好微信這一「普及」性質的社交媒體呢?
蹭節日做營銷:
在前面,我們說到的迪奧和紀梵希兩個國際品牌,他們同樣抓住了節日營銷的打法,利用品牌經典產品,限購、限時、限量等精確地向受眾進行持續推廣方式,在提升品牌傳播外,同時引流消費轉化形成產品饑餓營銷性質。
打感情牌,講故事:
在營銷推廣上,除了曾節日熱點外,日常的內容營銷也很重要。比如,Tiffany 在微信公眾號中習慣以長篇軟文介紹品牌創始至今的傳奇歷史;香奈兒則是通過一個精心設計的H5界面介紹了香奈兒女士的傳奇人生以及香奈兒品牌發展的大事記。
這種以講故事的方式既強化了品牌的形象理念,同時更方便品牌屬性的推廣。
紅包互動,讓利消費:
除了步步為營的內容營銷外,功能互動是品牌普及的有利武器。例如:2014年Coach蔻馳推出的紅包游戲,用戶既可以獲得不同面值的Coach 禮品券,又刺激用戶對品牌的消費欲望。
總結:
對于奢侈品打入微信,本質上除了普及品牌形象外,也是為了進一步挖掘目標客戶群體。在微信這一片汪洋大海里,它背后7億的活躍用戶成為最具優勢的渠道選擇。當然,在利用平臺進行產品售賣上,如果能有高效吸粉的營銷功能輔助,則實現流量轉化也就事半功倍。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net.chinabyte.com/416/13624916.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