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都專注于提升品牌的關注度,于是通過各種方式給賬號帶來了大量的粉絲,但是對于已有的粉絲,如何提升粉絲活躍度卻是容易被忽略或避而不談的問題。那么,公眾號粉絲活躍度該如何提高?
1、站在用戶的角度,說他們的語言
在復旦大學2014年最新報告中,不同年齡的人群在社交網絡的行為習慣差異很大:90后喜歡記錄生活、80后愛社交、70后則為了學習和資訊。80后的非主流和小清新,90后的彈幕和二次元……品牌的受眾是多元的,他們有不同的語言和行為方式,跟他們溝通需要懂他們的語言,在他們的語言體系中對話,就像90后的一句名言說的:你若端著,我便無感。
其實無論是70、80還是90,能打動他們的一定是能讓他們感受到相互理解,能產生共鳴的內容。激發用戶互動的第一點就是要站在他們角度思考,用他們的方式表達。
2、驅動力
如果你希望用戶轉發你的內容,首先要思考的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是情緒化驅動還是物質性驅動?物質性驅動很容易理解,壕們一般都會發iPad、iPhone之類的。不過對于新媒體運營而言,顯然天天發獎品也是吃不消的,所以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情緒化驅動。
想想朋友圈里分享最多的內容是什么——名人、偉人傳記容易讓人產生敬畏情緒,雖然不可企及卻是前進的動力;調侃、有趣的內容讓人心情大好,像最近騰訊新聞推出的“總統穿秋褲”的H5應用就是不錯的例子;溫馨、小清新的故事讓人心情愉悅,同樣也容易激發互動和傳播……所以,下次在規劃微信微博內容時,不妨思考一下是否能讓你的內容“情緒化”。
3、向用戶“請教”
激發互動有時候也不需要那么復雜,向用戶請教問題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當我們像用戶請教問題時,會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同時也讓他們覺得自己富有學問,成就感倍增。知乎為什么能火呢,因為“請教”與“被請教”是人的剛需。
4、根據平臺特性定制內容
目前大多數品牌的精力都集中在微信、微博,通常來說兩者兼有。很多運營者傾向于兩者共用內容,甚至微信的概要直接變成了微博的內容。當然這種做法很方便,但很顯然這是在消耗微博粉絲熱情的行為。
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特性,微博140字的限制和開放的關系屬性,決定了它是個內容為王、段子致勝的媒體環境,同時由于微博不限制發布頻次,所以時效性是其非常大的優勢,諸如現場直播和互動的功能,微博相對微信會很有優勢。
微信更像一本雜志,內容即產品。對于品牌和消費者而言,微信不是一個即時溝通的渠道,而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的服務中心,服務和產品做得好了,消費者自然會常來找你,否則你就安靜的做一個公眾號吧。
5、持之以恒
想想和你關系最好的朋友都有哪些,他們是不是會經常約你喝酒、扯淡或者逛街、看電影,不管怎樣,這些人大多會經常出現在你的生活中,哪怕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到。你的受眾也是一樣的,能與他們產生經常性聯系的品牌,更容易產生情感聯系。
無論是微信還是微博,提高粉絲活躍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周期性的讓他們有所期待,比如小米會定期發福利,定期向粉絲征集關于產品改進的建議,定期搞一個發布會……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微信商城,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文章轉載于:http://net.chinabyte.com/68/13622568.shtml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