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創業浪潮來勢洶涌,資本熱錢紛紛涌入,一派夏日的火紅。進入下半年,寒冬驟至,部分燒錢燒不出投資人希望的企業,在資本市場的始亂終棄下,開始陸續崩盤倒下,創業公司在泡沫聲中肆意狂歡后,在資本寒冬論中尸橫遍野。
泡沫、寒冬、死亡、倒閉潮……這些幾乎是當下創業投資領域不可繞開的關鍵詞。如若時針撥回到一個季度前,狀況卻還截然相反:“互聯網+”以及“大眾創業”的政策性春風下,創業者寄希望于改變和顛覆;各地孵化器雨后春筍冒出;公司估值節節攀升;投資額度屢創新高。
乍一看“冬天”確實來得有些突然。但其實不然,行業早已秋風陣陣。而8月份A股的首次暴跌終于帶來了最強勁的“寒流”。過于依靠VC輸血的O2O領域幾乎成了重災區,一片哀鴻。南都記者采訪發現,大眾創業的瓶頸并非在資本層面,而在于商業模式和產品的不成熟。O2O、智能硬件等熱門領域“傻錢多”的大門在關上后,創業者該何去何從?
小區社交軟件“叮咚小區”可以被視為行業入冬的第一陣冷風。2014年3月成立,隨后曾高調宣布獲得億元天使輪投資,但沒多久便被爆出資金鏈斷裂,團隊大幅裁員,關停北京辦公室。
叮咚小區并非個案,之后便陸續吹來“寒風”。各個領域的創業熱情雖未減,但有經驗的投資人早已收緊錢袋,準備迎接冬天。經緯創投合伙人張穎早在一年前就寫過一封給經緯系C E O的信,表示資本市場的熱度必將轉冷,不管泡沫是否到來,必須做好準備,逆市發力。
創業冬天的首股寒流源自8月18日A股市場新一輪的暴跌,既而全球市場集體受染。上市公司的市值因為二級市場行情變化平均蒸發掉了50%-70%。二級市場暴跌導致不少公司LP的資產縮水,從而影響到了一級市場基金投資,進而影響到一級市場VC和PE的投資節奏。
最明顯的后果,私募市場的估值體系開始進行調整。這樣一來,一些Pre-IPO的項目受到了擱置,同時與之對標的估值體系開始受到影響。估值在短時間內甚至砍到一半的情況并不罕見。
行業紅利消失 洗牌開始
接下來的事情毫無意外。創業公司的死亡名單越來越多,甚至可以用“一片哀鴻”來形容。
過于依靠VC輸血的O2O領域幾乎是各個領域當中最為慘烈的。涵蓋了醫療、餐飲、房產、出行、汽車、教育、金融等各個行業。日前,劉強東在公司內部的一場分享演講中透露,有估值2億美元的二手車A PP公司,其實交易量少得可憐,“只有兩輛,還是員工自己買的”。這樣的情況幾乎發生在各個領域。難以培養用戶習慣,即便靠補貼拿到了資本,但等錢燒完了,用戶習慣還是沒有沉淀。這幾乎是O2O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除了O2O賽道外,包括手機、智能硬件、互聯網金融等領域也都面臨著諸多問題。僅以手機行業為例,最近大可樂手機被爆破產。大可樂2012年曾經以黑馬的姿態殺入互聯網手機行業,但目前投資方停止輸血。創始人丁秀洪在回顧創業經歷時對媒體表示:“手機行業發展到今天,其實拼的是資本,錢要足夠多,另外還要有足夠強的團隊才能做下去。”正如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向南都記者預測:“手機行業的倒閉潮其實才剛剛開始。”
GGV (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認為:創業的高峰都是伴隨著一個行業巨大的變革的,行業產生巨大的紅利,導致一大批創業公司產生。但經歷了移動互聯網以及智能手機的紅利高峰,各行各業的創業公司終于開始洗牌。
缺造血能力 錢燒完后無以為繼
“不是toB或toC,而是toVC。”
這是行業內常說起的一種怪象。這些創業企業在融資較輕松的環境時,憑借一些“好故事”獲得了融資。然而對于創業者來說,商業模式并沒有考慮清楚。同時缺乏預言能力,抓不住產品痛點,或者說對從事的行業沒有深刻認識,嚴重脫離了行業的邏輯和專業。
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業公司為了提升用戶或者是其他V C喜歡看到的數據,拿錢瘋狂地“投入”,但不賺錢。當這個行業處于上升時,VC可以不斷地投錢,但當泡沫破裂時,VC的錢無法跟上,創業公司的供血中斷,受損的還是創業公司。
從整個市場環境上來看,同質化過于嚴重。U ber的成功,讓無數人想成為“某某領域的U ber”。但即便將過去互聯網的習慣轉移到手機上,但尚未證明這是一個絕對可靠的商業模式。因為目前退出案例仍然不多。
對于創業公司的倒下,除了資金鏈斷裂、缺乏造血能力之外,創業公司的失敗還有諸多理由:比如急流勇退型,即創始人主動退出市場競爭,轉讓企業控制權;觸碰政策禁區型,即因國家政策限制,關門、倒閉或轉讓,不一而足。
創投環境浮躁 投資人一哄而上
相比創業者說來,本來小眾的投資行業,在過去一年也變得“大眾”起來。
對于投資人來說,投資的意義就在于找到有價值的項目,并在合適的時候退出獲取合理的回報,這是基本的邏輯。但隨著“夏日的浮躁”,“有價值的項目”變得趨同,而投資人也一哄而上,整個創投環境變得異常浮躁。
針對高估值的問題,童士豪深有感觸。他向南都記者回憶:“我投小米是從A輪開始的,當時大概3000萬美元的估值,基本屬于那時最貴的項目,很多人嫌貴不敢投。但目前國內隨便一個項目出來融資,估值都要價兩三千萬美元。”
同時,一些VC也放縱了創業公司來吹噓自己的融資金額。融資金額造假使得創業公司的估值水漲船高。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倪正東表示:“現在創業公司把上市后可能的估值用來融B輪,B輪的估值拿來融天使,甚至一個沒有產品的公司都可以估值上億。一些無良VC也放縱了這種浮夸風讓整個創投環境變得浮躁。”
泡沫和寒冬的到來,也是對投資人和投資機構的新一輪洗牌。投資者開始獨立思考了,他們不再被創業家或者想要擴大規模的公司所蠱惑,他們開始由被動變主動,開始相信自己的眼睛,用理性和專業進行投資。對于市場來說,也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讓創業回歸到商業的本質,依據企業自身造血能力決定自己要分掉多大的蛋糕。
記者手記
創業創投可多關注醫療健康領域
冬天來了,但春天還會遠嗎?南都記者采訪獲悉,不管是投資者還是創業者,都認同目前市場上存有泡沫,但他們依然看好未來前景,并認為泡沫可以加速行業的發展。
當資本回歸理性,整個行業也變得更為健康。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表示:“慢慢的,市場也會回歸健康,也就是說,必須讓面向未來的好企業值更多的錢,讓面向傳統的企業值更少的錢。資本市場必須能分辨什么是好企業什么是不好的企業,并且賦予好企業更好的流動性和交易結果,才叫健康的資本市場。這是健康的最基本前提。”
在賽道上,并無定論。上周白宮重磅發布《美國創新新戰略》,在這一版的美國創新戰略中,奧巴馬重點強調了以下九大戰略領域:先進制造、精密醫療、大腦計劃、先進汽車、智慧城市、清潔能源和節能技術、教育技術、太空探索和計算機新領域。
根據投中集團旗下金融數據產品CVSource統計顯示,2015年三季度醫療健康領域VC/PE融資案例25起,醫療健康領域VC/PE融資金額呈現出激進上漲趨勢,醫療健康領域持續發力。
誠然,創業投資便是如此。可以大概預知,三五年這個周期以內,什么事情或者什么趨勢是注定要發生的,但沒有人能判斷這個路在哪里。或許,這也是創業的樂趣。(文/南方都市報,魯浩)
文章編輯: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O2O方案,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