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潮、門店死。是不是線上的互聯網已經取代了線下實體店?互聯網營銷是否也侵吞了傳統營銷手法?作者認為,傳統營銷并未死掉。隨著內容質量的提升,傳統營銷變現的能力隨之增強,而且能為O2O營銷增效。
為了捧O2O,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鼓吹傳統營銷已死的文章,恨不得O2O能以破竹之勢顛覆所有傳統。但現實真的是這樣?
首先來談談傳統廣告。很多文章說消費者對廣告已不感冒,傳統廣告特別是以投放電視媒體為首的傳統營銷模式已死。這種說法顯然是外行人瞎湊合。以筆者在傳媒工作的經驗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傳統廣告并沒有死,只不過玩法已進化,馬太效應加劇。不然為何現在的優質資源炙手可熱,冠名費動不動就上億,億元俱樂部的成員越來越多而且費用一直在破紀錄。為何現在的一線衛視會賺得盆滿體缽,為何現在的互聯網品牌一做大就會選擇電視作為投放對象。原因不是顯而易見嗎?
再來談談開門店的事情。關店潮、門店已死等等觀點貌似鬧得人心惶惶,可是仔細一想,門店真的不重要了嗎?那為何現在的純電商品牌紛紛發力線下呢?關店潮是很嚴重,但是追究緣由不是因為市場洗牌前跑馬圈地太喪心病狂,全然不顧投資回報率,亂開一氣的原因嗎?
還有就是經銷商的問題。國內的鋪貨模式基本上都是批發,經銷商層層加價的形式。網上鼓吹消費者現在要的是出廠價,經銷商鋪貨模式已死,說得好有道理,我差點就找不到理由反駁。大家想想,如果一個品牌長期以出廠價也就是低價銷售會產生什么后果?如果一個新品牌不找其他人幫忙賣貨,那他自己能賣多少?就算是小米背后也有一大堆經銷商吧。
聽完以上這些,有人就會罵了,你說了這么多,跟O2O有什么關系,干貨呢?待筆者掉個書袋,慢慢跟大家聊聊。
上面說了一大堆,我想論證的是傳統營銷并沒有死,但是肯定也有問題,現在都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了,我想聊聊傳統營銷如何結合O2O系統對品牌企業產生更大的價值。
一、廣告升級換代
“哪里有流量就把店鋪開到哪里”丶“在哪里營銷就在哪里成交”這些已經爛大街的話我就不想過多解釋了。如何把傳統的洗腦廣告與O2O結合,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與服務,如何提高廣告的投資回報率與轉化率?比如微信與央視的合作,除夕夜火爆全國的搖一搖案例,東方衛視《女神的新衣》開創的T2B模式,又比如湖南衛視打造的呼啦,實現邊看電視邊互動邊購買,這些都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型互動廣告。消費者不是單向的接收廣告信息,而是深度參與其中。而O2O能做什么?O2O有商城系統,有門店系統,有商城二維碼,有門店二維碼,有產品二維碼,這些就是與傳統媒體合作提高購買入口的砝碼。如果一個育兒節目或者電視劇在播放時,里面出現的相關母嬰產品直接掃描屏幕上的角標就可進行購買,而且角標廣告還提示品牌現在正在做活動;如果一部真人秀或者動作大片在播放時,屏幕下方出現互動游戲二維碼,掃描就可進入H5界面完成任務獲得商家獎勵,點擊獎勵就可進入品牌商城換取積分或者禮物,廣告還會像以前那般無聊,那般沒有效果嗎?
二、優化門店,升級體驗
大家可以去網上翻查優衣庫案例,從優衣庫的銷售數據來看,門店開得越多的地方,線上銷售會越多。因為消費者到了門店,可以親身體驗優衣庫的產品質量與服務,對品牌的認可度會更高。而門店與消費者建立了聯系,有新品與活動能第一時間通知消費者,這樣就可以大大升級購物體驗,提高復購率。至于是不是要多開門店還得企業自己多掂量掂量。
三、發動經銷商、微商做圈子
在這點上,營銷界的小天才耐克就有個很聰明的玩法,他們用一種類似于O2O的方式做社交,推廣自己的數字運動平臺Nike+,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組建跑團,以運動達人為核心,帶動朋友圈子里更多的人參與到運動中去,進而去引導消費者消費,還可以獲得用戶的運動頻率、運動時間、以及位置信息等等。這些數據當中隱藏著極大的價值。
這樣的思維或許不只適用于運動品。潛伏在O2O系統中大大小小的經銷商群體,企業員工,還有現在非常熱門的微商群體,完全可以利用現在這么發達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直接面對消費者,服務消費者。這個服務當時不是指零智商的暴力刷屏,天天跟賣安利似的見人就問“聽說過安利嗎”這種舉動。做圈子就意味著這類群體代表著品牌與用戶社交,與用戶交朋友。比如賣化妝品的,完全可以跟身邊的姐妹們多聊聊穿衣打扮美容減肥,慢慢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就會聚集過來形成小圈子,朋友們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你漸漸了解后,哪天有個姐妹突然說想換個顏色的口紅,你的生意不就來了。經銷商有能力就做線下大圈子,比如舉辦個線下活動,而依存在這些大圈子中的一個個小團體則由各類小微商去經營去維護。
說了這么多,人性不變,基于人性的營銷就不會變,也許科技發達了,玩法會進化,會有更多新商業模式誕生。但是最終,“人”才是一切的根源。(內容由品途網提供)
文章編輯: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盡在Micronet微網
如需了解更多O2O資訊 可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830-8248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