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出現了一個重要節點——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超過了使用傳統PC機上網的比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85.8%,手機作為第一大上網終端設備的地位更加鞏固。由此帶來的改變是,網絡新聞、即時通信、休閑娛樂等手機應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長,移動互聯網帶動了整體互聯網各類應用的大發展。
一不小心,APP火了!至于火爆到何種程度,只要觀察一下地鐵、公交上隨處可見的“低頭族”就可窺一斑。其實,應用客戶端的異軍突起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工作、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愈來愈多,智能手機的便攜性和強大功能讓閱讀不再局限于辦公室和書房內,見縫插針“刷手機”成了網民的新常態。
手機作為第一媒介正在成為現實,那么app會成為第一媒體嗎?當前,各類移動終端如雨后春筍,移動互聯網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渠道,APP被更多地賦予了“入口”的特征,互聯網巨頭、傳統優勢媒體都認識到了爭奪移動端用戶的必要性,紛紛搶占這一新媒體競爭的制高點。
手機新聞客戶端具有新媒體的實時、快捷等優點,立足于移動互聯,更加重視用戶體驗,新聞報道的語言和形式也更加貼近年輕受眾。它不是簡單照搬報紙內容,新聞樣式呈現個性化和交互性等特點。
傳統媒體特別是報紙如何實現品牌效益和內容優勢的移動化轉型?也許,手機新聞客戶端不是唯一答案,但至少它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迪——雖然APP的缺點顯而易見,如前期投入大、生態圈封閉等,但作為自有品牌的“入口”平臺,它可以綜合運用文字、視頻、圖表等形式,實現與用戶的實時溝通,聚合起一批忠實的“粉絲”。在線索發現——采訪制作——報道傳播——受眾反饋的全過程中,讀者可以迅速參與進來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雙向互動的傳播方式顛覆了傳統的單向輸出。
新媒體技術依然層出不窮,我們盡可放縱自己的頭腦去預測、去猜想。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電影《哈利•波特》中曾經令人嘖嘖稱奇的“魔法報紙”,在今天的手機新聞客戶端面前,已經有點兒out了……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