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2O開發中,傳統零售商將面臨著模式轉型的重重阻礙。零售商在推進O2O時需要解決經營模式問題。當前我國百貨的經營模式以聯營為主,聯營即百貨企業與品牌商及其下屬直營或代理經銷商進行聯合經營,百貨企業負責經營物業的選址、建設及招商,在開店后負責物業統管;供應商被招進后以專柜形式展開經營,負責具體的上貨、導購等事務。
在現有聯營過程中,百貨企業對商品的管理權限限于品類和品牌,一般不涉及商品乃至單品的深度。百貨企業不能掌握店內商品庫存,對庫存變化也僅限于收銀環節實現的籠統的金額跟蹤;同時,在前臺營銷中,也因為對商品信息掌握不足,除了依靠現有會員計劃搜集的消費金額、次數等簡略消費信息,百貨企業并未掌握消費者詳細的消費情況及其他周邊信息。在這一經營模式下,百貨企業在價值鏈中扮演的職能越發“管道化”。
而推行O2O戰略,需要充分利用線下實體店體驗的優勢,以及線上PC、移動終端空間的無限性特點,實現線上線下的全品類互補。O2O全面轉型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供應鏈管理能力,先發優勢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是關鍵所在。解決商品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大自營及自有品牌比例,從目前已經推行O2O的企業來看,線上線下融合情況、自營部分融合比例相對較高,聯營部分融合情況很差,特別是百貨知名品牌的融合幾乎為0,未來很長時間,聯營部分還是占主導。
此外,零售行業分析報告還指出,對供應鏈的改善是推進全渠道改革的核心,其中關鍵是解決好信息流、物流和支付問題,支付問題并不僅是簡單的前臺支付,還涉及內外部利益博弈分成。
如果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實現破題,那么未來傳統零售商將扮演更豐富的角色。對于消費者來說,它可以成為生活指導專家、時裝導購、烹飪指導、社交工具、消費喜好的理解者和制定者,甚至潮流的引領者。
大數據不在大,而在于靈活運用,掌握顧客的深層次需求。大數據技術在全渠道戰略中發揮重要功能,通過加強與消費者互動,了解消費者需要買什么東西,指導產業鏈管理,提供更豐富和合適的產品,準確定位市場需求。
國內零售商面臨的供應鏈管理存在較大的難度,當中最主要的是供應鏈各端的利益分配問題。因此,零售企業必須從戰略層面重視O2O轉型,梳理好各自的利益分配,才能把O2O的設想具體執行落地,引導零售企業梳理企業的轉型業務流程。
表面上,零售商正在一窩蜂地實行O2O全面轉型,如果沒有實現內核的改變,最終將“竹籃打水一場空”。每個企業都在擁抱互聯網,但是不少企業核心本質沒有改變,只是把聯網作為點綴,或者說是一個裝飾品,而非核心業務,O2O全面轉型需要從內到外顛覆傳統業務邏輯。
關注微網動態,可掃描二維碼或查找微信號micronetshop
聲明: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微網立場,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請發郵件到 493149@qq.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謝謝!